圖①:河北淶源縣王二小希望小學的雕塑。  鄭天一攝  圖②:四川興文縣紅軍巖紅軍小學海娃班學生參觀校園紅色文化長廊。  何一鑫攝  圖③:《人民日報》1949年4月4日第四版刊發文學作">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擦亮這些名字承載的榮光(深聚焦)

2025-07-13 08:2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河北淶源縣王二小希望小學的雕塑。

  鄭天一攝

  圖②:四川興文縣紅軍巖紅軍小學海娃班學生參觀校園紅色文化長廊。

  何一鑫攝

  圖③:《人民日報》1949年4月4日第四版刊發文學作品《雨來沒有死》。

  資料圖片

">

  圖①:河北淶源縣王二小希望小學的雕塑。
  鄭天一攝
  圖②:四川興文縣紅軍巖紅軍小學海娃班學生參觀校園紅色文化長廊。
  何一鑫攝
  圖③:《人民日報》1949年4月4日第四版刊發文學作品《雨來沒有死》。
  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7月7日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時指出,廣大青少年生逢其時,要賡續紅色血脈,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一批小英雄。放牛郎王二小、小英雄雨來、兒童團團長海娃、小兵張嘎……他們的英勇事跡被一代代人傳頌。一些學校、少先隊、班級以抗戰小英雄命名,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記者走進多地校園,感受廣大青少年奮發圖強、光耀中華的精神風貌。

  ——編  者

 

  河北淶源縣上莊鄉中心小學

  “王二小犧牲時,和我們差不多大”

  本報記者  張騰揚

  河北淶源縣上莊鄉上莊村,太行山東麓,環抱著一所黛瓦黃墻的山村學校——王二小希望小學。一大早,上莊鄉中心小學的十幾名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排著隊過來參觀。

  迎面,“王二小希望小學”幾個大字嵌在紅磚砌成的拱形門廊上。透過拱門眺望,王二小的雕像靜靜佇立。少年身姿挺拔,戴著紅領巾,正視前方,仿佛仍在守護這片土地。雕像后方,國旗高高飄揚,藍天為幕,青山作襯,訴說著少年英雄的事跡。

  “眼前的雕像正是抗日英雄王二小,犧牲時才13歲。”上莊鄉中心小學校長白金聲音低沉。靜靜地,師生們步入校園內的展室。王二小希望小學建于1997年,曾是一所村小。當最后一批孩子升學進入中心校,這里保留了幼教點,并改造成紅色教育實踐基地,設有紀念展室等。

  “王二小在這片太行山里長大,日寇‘大掃蕩’中,上山放牛的王二小被抓住,鬼子脅迫他帶路。為保護八路軍后方機關和群眾,他將敵人帶入伏擊圈……”白金娓娓講述著王二小的事跡。當聽到“鬼子發現后,殘忍地用刺刀殺害了王二小”時,學生眼里泛起淚花。

  墻上掛滿了泛黃的照片和文字資料,展柜里陳列著抗戰時期的軍民生活用品:補丁摞補丁的粗布衣、磨平了齒的木犁……孩子們“穿越”80多年時光,近距離接觸王二小。

  武器展區,擺放著老式步槍和土炮。“裝上火藥和鐵砂就能打鬼子,八路軍就是用這樣簡陋的武器打退了敵人。”白金輕撫玻璃。

  英雄的故事不再是幾句歌詞,而是老物件里藏著的感人往事。張語嫣同學說:“王二小犧牲時,和我們差不多大,卻非常勇敢。”

  “不能讓英雄的血白流!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建設家鄉。”趙梓軒同學說。

  參觀結束時,孩子們來到校園內的雕像旁,“王二小”的面前,又多了幾捧鮮花。

  【鏈接】王二小生于太行山區的農民家庭,因家中貧困,靠給別人放牛為生。王二小在八路軍戰士和游擊隊員影響下,逐漸懂得了抗日救國的道理,參加了兒童團,在反“掃蕩”中英勇犧牲。后來,有感于那些為抗戰付出生命的孩子們的事跡,創作者寫下了《歌唱二小放牛郎》。1942年的元旦,歌曲經《晉察冀日報》發表,傳遍晉察冀邊區,又飛過敵人的封鎖線流傳到了其他解放區。

  (本報記者吳丹、人民網記者李娜、李鑒、李根、嚴川吉雨統籌新媒體,相關短視頻請關注人民網抖音、快手、視頻號)

  

  江蘇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

  “大家同‘隊友’雨來越發熟悉”

  本報記者  閆伊喬

  微笑、敬禮,江蘇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一校區五年級(5)班雨來中隊的幾名隊員扶正胸前的紅領巾,依次走上講臺。這場特別的中隊活動,同學們期待已久——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制作的雨來“畫像”。

  今年春季學期,一張“我為雨來‘畫像’”的征集令出現在班級告示欄:“請你通過繪畫、書法、寫作等方式表達對雨來的崇敬之情。”隊員們躍躍欲試,開始精心籌備。

  朱茂誠同學第一個站上講臺。“這幅畫是雨來躲避敵人追捕的場景。雨來的機智令人敬佩,正是無數像他一樣的英雄成就了我們的美好生活。”他舉起手中的畫,講述著心中的雨來。

  雨來中隊2021年創建以來,輔導員王源源帶領學生開展隊徽設計、課本劇演繹、紅色故事漂流等活動,在校園里宣講雨來的英雄事跡。

  “小藺同學曾是淘氣包,為了能畫出雨來堅毅的眼神,他翻閱了大量雨來的海報和形象汲取靈感,前后修改十幾次。”王源源很欣慰,講好雨來故事,同學們越來越主動。

  在王源源看來,一次次中隊活動讓“大家同‘隊友’雨來越發熟悉”。一顆顆向英雄學習的種子,在同學們心中落地生根。

  中隊活動現場,劉沁怡同學雙手捧著作文紙,大聲讀起來:“雨來是游泳高手,有很多好朋友,但他也會淘氣,就像我們中的一員,是我們特別的朋友。”

  漫步于梅村實小,無錫各界抗日聯合會成立地紀念碑、江抗東進紀念碑等莊嚴矗立。作為一所革命小學,如何深挖紅色資源,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從耳熟能詳的英雄黃繼光、邱少云,再到無錫的抗戰英雄老校長陳枕白、校友蔡鳳儀,‘以英雄為名’建立中隊是我們這所百年老校延續多年的傳統。”副校長陳嫻介紹,少先隊員通過閱讀紅色經典、探訪先烈場館、采訪優秀黨員等方式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

  這個暑假,幾名隊員再次作為志愿者走進無錫新四軍江抗東進紀念館講解紅色文物。“都放假了,不出去玩嗎?”面對觀眾的疑惑,朱淳欣同學回答:“作為紅色小學英雄中隊的一員,講好紅色故事是我的光榮和責任。”

  【鏈接】《人民日報》1949年4月4日在第四版刊發文學作品《雨來沒有死》,受到讀者好評。作品講述了少年雨來為掩護躲在村里的八路軍交通員而被日軍抓住,面對威逼利誘,他與敵人斗智斗勇,利用熟悉的水鄉環境和高超的水性成功脫險,保護了全村人的生命。新中國成立后,作品節選入選語文教材,影響了一代代青少年。

  

  四川興文縣紅軍巖紅軍小學

  “海娃的這封雞毛信,我接住了”

  本報記者  黃  超

  暑假之前,一張期末成長卡擺在羅雨婷同學面前。寫點什么呢?“以前覺得海娃離我很遠,現在懂了,他的勇氣是咬著牙多跑一步,智慧是換條路再試一次,擔當是把‘不想做’變成‘我來做’。海娃的這封雞毛信,我接住了!”

  羅雨婷來自四川興文縣紅軍巖紅軍小學,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她所在的七年級(2)班有個特別的稱呼——海娃班。回憶一學期的收獲,一堂班會課讓她印象深刻。

  “這是你的雞毛信:大掃除的工具間環境臟亂,值日時經常忽略。一天內完成好嗎?”接到班主任薛楸的任務卡,羅雨婷第一反應是臉有點發熱。不過,有了老師的鼓勵,放學后她第一時間奔向了包干區……

  “在集體任務時遇到困難,班上有些孩子習慣躲在后面。”薛楸說,“這些年我們用海娃的故事激勵學生,把抽象的精神化為一張張任務卡,引導他們多擔當一點。”

  “我們原來叫紅魚學校,為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經中國關工委、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命名,成為紅軍巖紅軍小學。”校長羅梅介紹,長征時期,紅軍途經興文縣,一名小戰士為救治當地苗族婦女,在敵人追擊時跳崖犧牲,百姓就把那處遺址稱作紅軍巖。

  紅色經典里的少年英雄,為什么會成為班名?“勇敢、機智、擔當、愛國,海娃的精神品質可追可及,將其融入班級文化,能夠滋養學生的心靈。”羅梅帶著記者來到教學樓。

  王二小、海娃、張嘎……這些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很多教室門口貼著班牌,不僅有抗戰小英雄,還有長征等不同時期的革命先輩。“學校會授予班牌,鼓勵各班設計班徽班旗。一次命名,就是一次紅色教育。”羅梅說。

  走進海娃班,教室里的英雄元素隨處可見。在海娃故事角,張貼著同學們畫的海娃形象、精神解讀海報、學生感悟。“大家制定了班級口號——智勇擔當、愛國力行,還有相應的班級公約,一起遵守。”王洪棱同學說。

  “從一年級開始,一直叫海娃班。”薛楸說,7年來,無論是班主任更換,還是有學生加入或離開,“海娃”始終深深影響著孩子們。

  設立“一日兒童團團長”,負責學習互助、衛生監督、路隊安全等任務;探索班級日志制度,記錄學習海娃精神的好人好事……進入初中階段,同學們更加主動地用英雄的標準要求自己,形成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

  “參與編排《海娃巧送雞毛信》短劇”“報名紅軍巖小紅星講解員”,羅雨婷對下學期充滿期待。問她為什么,她說:“因為我是海娃班的!”

  【鏈接】1954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新中國第一部反映少年兒童在抗戰時期對敵斗爭的兒童電影《雞毛信》上映。影片講述了在華北抗日根據地,民兵隊讓兒童團團長海娃送雞毛信給八路軍的故事。為躲過敵人搜查,海娃機智地把雞毛信綁在羊的尾巴下面,通過了關卡。后來,他發揮聰明才智、克服困難,把信送到。按照信中提示,八路軍與民兵炸毀鬼子的炮樓,奪回被搶的糧食、物資,還捉住了敵人的頭領。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3日 06 版)

  • 相關閱讀
  • 砍伐植被開市場 河流生態被破壞(身邊事)

      云南臨滄市永德縣崇崗鄉忙蚌村邊,有人從去年底開設交易市場。市場位于南汀河邊,經營者為了擴大市場占地面積,擅自砍掉河道岸邊植被,平整土地(見圖)。這些行為涉嫌違反《臨滄市南汀河保護管理條例...

    時間:07-14
  • 誰解除了孩子的未成年人模式?(金臺視線)

      “孩子今年讀初二,我特意在多個手機應用上開啟未成年人模式。但沒過幾天,孩子就找到了‘竅門’:卸載軟件后,用家里老人的身份信息重新注冊,或者干脆和同學在別處租用成年人賬號……”山西太原市...

    時間:07-14
  • 廣東推出“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本報廣州7月13日電 (記者羅艾樺)近日,廣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廣東省委宣傳部聯合印發《“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要求積極發揮媒體在...

    時間:07-14
  • 北京發布加快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行動計劃

      本報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王昊男)日前,《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正式發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建成科學基礎大模型。  行動計劃描繪了未來3年北...

    時間:07-14
  • 馬登云:在擔架上指揮戰斗(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英雄)

      馬登云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馬登云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烈士陵園,前來瞻仰的市民宋女士通過歷史圖片和文字介紹,看到民和籍抗日英烈馬登云的事...

    時間:07-14
  • 塑造銀幕形象 謳歌時代精神(回信背后的故事)

      張良出演電影《董存瑞》。">  張良出演電影《董存瑞》。  陶玉玲(左二)參演電影《炮兵少校》。">  陶玉玲(左二)參演電影《炮兵少校》。  肖桂云(右一)在電影《七·七事變》拍攝現場。">...

    時間:07-14
  • “好好吃飯”,叮囑里藏著教育真諦(金臺隨筆)

      教育的未來,需要更好兼顧成績與成長、知識與生活,真正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讓成長成為一場學會擔當、學會關愛的美好旅程    “熬夜加班的時候,別總拿泡面湊合……工作壓力再大,學習...

    時間:07-14
  • 一粒種子背后的價值追求(暖聞熱評)

      【關鍵詞】非洲稻米  【事件】“袁老師,您的種子在岡比亞生根了,我們不再挨餓了。”前不久,曾受教于袁隆平團隊的非洲農民穆薩,帶著豐收的新米來到袁老墓前悼念。不少人因這袋1.2萬公里外的...

    時間:07-14
  • “三兔共耳”的文化啟示(評論員觀察)

      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尤需文化的引領和滋養,尤需以文明交流互鑒凝聚起和平發展的正向力量    三只兔子競相追逐,兩兩共用一耳,首尾相連形成一個獨特造型。這個名為“三兔共耳”的圖...

    時間:07-14
  • 把科研做在生產線上(人民時評)

      人才帶動技術創新,技術開拓市場,市場反哺人才培養,這樣的正向反饋,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構建了新的人才“蓄水池”    當復興號高鐵以350公里時速跨越山川湖海,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使...

    時間:07-14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美女网站色在线观看|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又粗又长又色又爽视频| 97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你懂的国产精品| 新婚夜被别人开了苞诗岚| 亚洲综合天堂网| 高h视频免费观看| 天堂岛在线免费看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这里是免费| 男性玩尿眼玩法| 国产大乳喷奶水在线看| a级黄色一级片|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久久精品|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美女露胸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欧美交换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bt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 好猛好紧好硬使劲好大男男| 久青草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男朋友想吻我腿中间部位|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你懂的| pruburb.html官网| 日本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九|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生桶爽|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99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