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時光相冊|“中原糧倉”的豐收記憶,都在這些照片里了

2024-09-22 09:53:32

來源:新華社

“民以食為天”

中原大地

希望的田野上

耕耘與收獲四季輪回

拼版照片:上圖為1965年,河南林縣(現林州市)上陶大隊第四生產隊的社員在碾麥打場(新華社記者 楊丙文 攝);下圖為2020年5月29日,在河南商水南陵村的一處麥田里,一位“麥客”將收割脫粒后的小麥直接裝車(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翻閱一組組照片

走進“中原糧倉”的豐收記憶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9年,滿載著參加跨區收割小麥作業收割機的專列從石家莊鐵路分局正定火車站開出,將河北深州、藁城等地農民的120多臺收割機運往河南開封(新華社記者 周文廣 攝);下圖為2020年6月2日,在河南周口黃泛區農場九分場,農機隊伍準備出發(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郾城萬金公社社員在踩水車澆田(魏德忠 攝);右圖為2017年3月9日,在河南浚縣王莊鎮一處麥田里,自走式智能噴灌機在進行噴灌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河南

中國農業大省

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

全國1/10的糧食 1/4的小麥

名副其實的“中原糧倉”

拼版照片:上圖為1963年,河南郾城裴城車站糧食收購站,堆放著大批農民交售的原糧(新華社記者 楊丙文 攝);下圖為2018年11月27日,在河南臨潁一家方便面生產企業,工作人員在車間流水線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中國成立后

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

河南農民的日常勞作發生了很大改變

拼版照片:上圖為1954年,河南開封農民在用傳統的畜拉步犁耕地(呂學召 攝);下圖為2019年7月26日,洛陽一拖集團生產的純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準備做耕地測試(潘郁 攝)。

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

“科技”加持

手機搖身變“農具”

拼版照片:左圖為1961年,河南新縣陡山河鄉的技術員在進行田間調查,確定小麥選種地塊(新華社記者 張青云 攝);右圖為2021年4月14日,在河南商水一處高標準農田里,種糧大戶邱守先使用手機操控設備對小麥田進行自動噴灌(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5G+智慧農業”

讓農民“掌上務農”“云端務農”成為可能

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滎陽廣武農業社社員在測量、記錄地溫(謝延華 攝);右圖為2021年4月14日,工作人員在河南商水農業物聯網控制中心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86年,河南浚縣農機公司組織服務隊走村串鄉義務修理農業機械(新華社記者 唐茂林 攝);下圖為2020年9月4日,河南湯陰“精忠飛防大隊”飛手在操作植保無人機(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推進

氣象監測設備

高效節水灌溉系統

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不斷推動農業動力變革、效率變革

拼版照片:上圖為1981年,河南蘭考爪營公社爪營三大隊購買了12部噴灌機,在抗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小麥獲得豐收(新華社記者 朱廣智 攝);下圖為2020年4月24日,在河南省浚縣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范區內,大型噴灌機在進行噴灌作業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偃師萬畝豐產區開鐮收割小麥(新華社記者 唐茂林 攝);下圖為2021年6月6日,在河南周口黃泛區農場九分場的麥田里,農機手操作收割機收獲小麥(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1959年,河南黃泛區農場員工在堆放剛收打的小麥,準備入倉(新華社記者 楊震河 攝);右圖為2018年6月4日,在河南黃泛區農場,工作人員將剛收打的小麥過篩后直接裝車,準備運往糧庫(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71年,河南禹縣(現禹州市)生產的大批粉碎機準備運送出廠(蔡玉琦 攝);下圖為2012年9月12日拍攝的河南洛陽一拖集團東方紅拖拉機生產線(新華社發)。

拼版照片:上圖為1982年,河南沈丘紙店公社紙店大隊13生產隊的社員用集體的手扶拖拉機碾打小麥(新華社記者 朱廣智 攝);下圖為2024年6月5日,河南省安陽市滑縣舉行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旨在規范節糧減損操作技能,減少糧食在收割環節的損失(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近年來

河南省持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保障糧食豐產豐收

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

續寫新時代的豐收故事

記者:李安 郝源 李嘉南

  • 相關閱讀
  • 中外專家: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跨學科研究院教授塞西莉亞·托塔哈達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湯...

    時間:09-23
  • 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 它們的棲息樂園越來越多、越來越美

      央視網消息:最近,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草原上迎來了一群特別的“客人”——蒙古野驢,為廣袤的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機。  蒙古野驢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同時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近危...

    時間:09-23
  • 第十五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舉辦 促進學術研究與交流

      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9月23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為促進中國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學術研究與交流,第十五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科學與保護研討會9月21日至23日在鄭州舉行,9位專家作大會報告...

    時間:09-23
  • 云臺交流研究中心(智庫)在昆明成立

      中新網昆明9月23日電 (記者 繆超)23日,云南開放大學與民革云南省委攜手,在昆明共同成立云臺交流研究中心(智庫),旨在進一步促進云南與臺灣兩地在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云臺交流...

    時間:09-23
  •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會見日本外務副大臣柘植芳文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 9月23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會見日本外務副大臣柘植芳文,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孫衛東表示,中日兩國領導人就致力于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系達...

    時間:09-23
  • 回顧20年 官員學者共話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理念與方案

      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曾玥)今年是我國批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2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國非遺保護20年:成就、挑戰與展望”學術論壇21日至22日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

    時間:09-23
  • 云臺兩地代表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電 (記者 胡遠航)23日,來自云南、臺灣兩地的黃埔軍校同學及親屬代表在昆明懇談,共同探討“黃埔精神”。  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云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邀請包括辛亥先驅李根沄之曾孫、...

    時間:09-23
  • 東西問|倪培民:如何從“功夫”角度詮釋儒家思想?

      中新社舊金山9月22日電 題:如何從“功夫”角度詮釋儒家思想?  ——專訪美國格蘭谷州立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倪培民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哲學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儒家思想...

    時間:09-23
  • 中國東盟共謀深化“兩國雙園”合作 推進提質升級

      【東盟專線】中國東盟共謀深化“兩國雙園”合作 推進提質升級  中新社南寧9月23日電(翟李強)為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溝通、交流,開拓東盟區域合作發展新局面,深化“兩國雙園”合作成果,推進“兩國雙園...

    時間:09-23
  • “豐”收在哪里?

    策劃:王宇制作:潘一景、張熠南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時間:09-2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婷婷六月丁香午夜爱爱|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50岁丰满女人下面毛耸耸|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全彩里番acg里番本子| 日日夜夜嗷嗷叫| 手机看片久久国产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麻豆果冻国产91在线极品| 娇小枯瘦日本xxxx|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爽了| 国产美女口爆吞精普通话|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国产情侣91在线播放| freehdxxx2018|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1夜情网站| 韩国演艺圈悲参39全集都有谁|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8x8x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无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影院|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avtt加勒比手机版天堂网|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 隔壁女邻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一级片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