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零售藥店以“智”破局
在湖南長沙一家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百姓”)門店里,藥師張燕正向“老百姓小丸子AI”咨詢業務問題:“請以表格形式列出湖南各地的處方要求。”幾乎零延時,一份詳盡的表格便躍然于對話框內,清晰呈現了湖南省內各地的處方時長、內容要求等。
AI技術的引入極大提升了零售藥店的運營效率。張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往繁瑣的查詢溝通工作,如今都能快速精準完成,自己也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顧客接待和專業咨詢中。
中康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藥店總量跌破70萬家,這是我國醫藥零售行業近25年來首次邁入實質性負增長階段。當前,藥店行業正經歷從增量競爭到價值重構的深度變革。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深入一線調研發現,龍頭企業于逆勢中主動破繭,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物流等新領域,由內而外化蝶重生。
淘汰賽:
擴張與收縮的“攻守平衡”
近年來,受政策調整、線上渠道分流等因素影響,零售藥店行業面臨客流下降與合規成本攀升的雙重壓力,淘汰賽日趨白熱化。
提升單店盈利能力,把握門店擴張與收縮關停之間的“攻守平衡”,成為淘汰賽中零售藥店企業的生存哲學。《證券日報》記者調研了解到,通過精細化管理與前沿技術賦能實現降本增效,而非單純削減人力與費用,已成為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選擇的戰略方向。
走進老百姓信息中心,一間配備了電子LED屏的扇形階梯式辦公室,正作為公司的“智慧中樞”高效運轉。記者看到,每塊小電子屏上實時呈現著不同門店的監控影像與動態數據流。
“這是視頻點檢平臺與BI(智能圖表)系統。目前公司門店已覆蓋全國18個省級行政區,若依賴人工巡檢,不僅差旅成本高昂,效率也極低。通過視頻點檢平臺,工作人員可逐項檢查每家藥店的堆頭陳列、價簽規范、補貨時效、服務狀態等經營細節,發現問題即時推送至店長手機,督促及時整改。”老百姓副總裁萬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旗下萬家門店每月均需完成一輪巡檢,在視頻點檢平臺及BI系統的支持下,這項繁重工作不僅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更加靈活、高效。
通過這個“智慧大腦”,老百姓不斷夯實優勢區域門店,及時調整及關閉低效門店,零售網點布局持續優化。今年上半年,老百姓新增門店504家,動態調整及關閉門店396家。在張弛有度的網點策略下,公司上半年的門店日均平效與去年末持平。
記者了解到,頭部藥店均在數字化能力建設上持續發力。例如,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心堂”)智能客服系統通過接入最新的AI大模型,實現人機協同,打通內部會員等各系統,集成化的服務廣大消費者;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接入DeepSeek-R1的“AI小參”,向員工、加盟商和合作伙伴提供更準確及智能的即時問答、客服回復和智能分析等功能。
在數字化新引擎的驅動下,行業龍頭在淘汰賽中“過五關斬六將”,行業資源也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集。中康科技商用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廖洪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僅今年第一季度,百強連鎖藥店就以21%的門店數量占據了53%的銷售規模,較2022年提升明顯,“強者恒強”格局進一步固化。
晉級賽:
開拓“大健康”新賽道
當前醫藥零售行業的存量市場博弈已成為常態,利用前沿技術降本僅是權宜之計,開拓新市場才是長久之策。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銀發經濟的蓬勃發展,新的需求紅利正在涌現,零售藥店也逐步從藥品銷售向大健康管理轉型。
記者在達嘉維康大藥房體驗了中醫機器人看診切脈服務。只需跟隨提示“請將舌頭按圖示向下伸出”“請將脈搏監測儀佩戴于左(右)手腕”,機器人便能快速完成檢測,并清晰告知結果。這臺約半臂高的機器人,深度融合機器視覺、AI檢測與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不僅可識別用戶體質,更能提供個性化、系統化的大健康解決方案,將傳統中醫“望聞問切”與現代科技進行結合。
中康科技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國民健康關注度較2023年提升7個百分點,對“健康”的定義已從“不生病”升級為“精神飽滿、情緒穩定、精力充沛、作息規律”。中康科技董事長吳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誰能把需求清單變成服務菜單,誰就能把品類做大,把增長做深。”
行業生態正朝此方向變遷: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健康體驗店以大健康產品(益生菌、藥食同源、家用器械等)為核心,通過社群活動、養生講座、定期體檢建立會員黏性;揚子江藥業集團聯合連鎖藥店開展“黃芪奶茶、咖啡”等衍生品活動,既提升藥師專業能力,又為藥店吸引年輕客群……
向“大健康”管理模式升級讓傳統藥店悄然蛻變:在藥店點一杯新中式養生茶飲,等候AI頭皮檢測時,像逛超市般在貨架間挑選契合膚質的護膚品……這些看似與傳統藥店無關的消費場景,正逐步融入終端門店的日常。
決賽圈:
線上線下業態融合
在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的行業背景下,零售藥店正迎來一場從渠道布局到服務模式的全方位變革。
中康CMH數據顯示,消費者購藥渠道已呈現差異化特征:線下藥店聚焦專業用藥指導與暖心服務,B2C(企業對消費者)滿足計劃性用藥需求,O2O(線上到線下)則解決即時性購藥訴求。
對此,湖南達嘉維康醫藥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毅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線上藥店與線下藥店并非對立關系,行業發展趨勢必然是推動多渠道深度融合。
在實際消費場景中,多渠道協同正在釋放實實在在的價值。凌晨兩點,陳女士突發帶狀皰疹疼痛難耐,通過線上問診購買抗病毒內服外敷藥品。下單后,快遞小哥被系統調度至離陳女士最近的達嘉維康大藥房五一路24小時門店。進入無人值守的門店,后臺智能系統通過人臉識別結合訂單信息,精準告知快遞小哥藥品所在貨架。藥品從下單到送達陳女士手中,全程僅耗時15分鐘。
業態融合已從概念走向常態。如一心堂依托“自營電商平臺+第三方平臺入駐”雙渠道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形成“線上下單—門店自提”的新零售閉環。
日益成熟的智慧物流與供應鏈體系正推進這一融合進程。在上海益豐醫藥工業園內,藥物大部分通過5G無人電動配送車完成。這類配送車擁有先進的激光雷達、360°高精攝像頭、自動駕駛算法模型、高精地圖和導航系統,頭頂的探測器能使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僅能“紅燈停綠燈行”,還會禮讓行人。該配送車速度最高可達40km/h,因為沒有駕駛室,它的“肚子”里可騰出約4立方米的空間用于裝配貨物。
益豐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這一智能化物流系統,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也大幅縮短了響應時間,增強了藥店在快速履約、精準配送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為線上業務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當下,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是零售藥店行業從“流量競爭”轉向“價值重構”的關鍵拐點。當O2O的便捷履約、線下的專業服務與智慧物流的高效協同形成閉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再是“有多少家店”或“線上銷量占比”,而是能為消費者提供多少有溫度、有專業度的健康解決方案。這種轉變,恰恰對應著行業從“粗放生長”向“精細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方正證券研究所醫藥生物聯席首席分析師許睿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線上線下業態各有優劣。“當前連鎖藥店龍頭企業均構建了現代化智能倉儲和物流體系建設,加上數萬家門店終端網點的布局,其便利性和可及性仍不可取代,銀發經濟的興起為線下服務場景提供了新的增長機遇。線上業態則節省了場地、人力成本,擁有更多的利潤空間。未來屬于深度融合的時代——不是線下線上的簡單疊加,而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人、貨、場的關系。”
這場行業決賽,是企業整合資源、輸出價值能力的終極考驗。企業唯有以長期主義夯實專業根基、以科技賦能拓寬服務邊界,才能在線上線下無界融合的新生態中占據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