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瑞銀、德意志銀行、惠譽等多家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2025年經濟增速的預測,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多家外資機構表示,隨著中國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以及企業盈利前景改善,中國機遇、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正在穩步提升。
國際社會投下“信任票”,離不開對我國經濟持續轉型升級和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的認可。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其中,集成電路制造、電子專用材料制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9%、21.7%,模擬芯片、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9.8%、21.4%;與此同時,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也保持快速增長,1至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3.9%,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6.0%。
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各項政策更加直接精準,科技賦能加速落地,經濟向新動能強勁。
為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近期,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焖僭鲩L。
當前,我國正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加快布局,持續打造競爭新優勢。在推動經濟向“新”向“優”發展的同時,我國還堅定不移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鼓勵各國企業共享我國發展機遇。
以《意見》為例,其專門設置“‘人工智能+’全球合作”重點行動,強調要“推動人工智能普惠共享”,把人工智能作為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可以預見,隨著我國“人工智能+”行動的深入推進,將為全球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合作紅利。
面對貿易環境的急劇變化,我國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力以赴穩外貿,多措并舉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對外貿易表現出較強的韌性。數據顯示,我國對主要傳統貿易伙伴和新興貿易伙伴出口均保持增長,新興市場持續涌現新增長點。
從貿易規模看,前7個月,我國對新興及其他市場進出口增長5%,占比65.5%,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非洲進出口分別增長9.4%、17.2%,均明顯高于整體;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5.5%,占比提升至51.7%。
從貿易結構看,前7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3%,占比60%,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智能家居、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船舶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保持較高出口增速,優化了全球貿易供給結構,讓貿易伙伴共享更多發展新機遇。
“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完備高效的產供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豐富應用場景形成的綜合優勢,深刻詮釋了‘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中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長期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鄙虅詹扛辈块L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如是說。
展望未來,多家外資企業表示,隨著各項政策措施持續顯效,中國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必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