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17日電 (記者 鄭瑩瑩)“我們把在中國開發的一些技術,推廣到全球其他有需要的地方。”德國凱士比集團(簡稱:凱士比)首席技術官史蒂芬·博勞斯(Stephan Bross)近日在滬受訪時說。
圖為德國凱士比集團首席技術官史蒂芬·博勞斯。(受訪者供圖)凱士比成立于1871年,是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工業泵閥系統供應商。
這家有超過150年歷史的德國老牌企業對中國市場顯示信心,在上海投資建設了智能化廠房。近日,凱士比上海化工工程泵工廠測試臺宣告正式啟用,這一智能測試平臺融合中德技術,面向其全球行業客戶。
博勞斯在受訪時稱,中國的發展速度包括創新速度都非常快。“所以,我們在全球層面上也要緊跟這樣的發展速度,這也解釋了我們為什么要用本土化的力量來開發適合客戶使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這些產品和解決方案不僅用在中國市場上,還輸出給我們在全球其他國家的客戶。”
比如,他介紹,凱士比在上海開發的數字化技術,是公司比較先進的技術。“凱士比這些先進技術不僅用于中國市場,也推廣至中東、歐洲等市場。”
眼下,中國的AI(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凱士比也在這片熱土上展開“智造”實踐。
博勞斯在受訪時指出,AI不是“新鮮話題”,而是“老伙伴”的新能力。“過去我們用分析式AI優化產品,現在靠生成式AI重構生產流程。我們給測試臺裝上‘智能大腦’,讓它既懂精準診斷(設備問題),還能助力我們快速把運營經驗轉化為實際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