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0月16日電 (李佩珊 裴媛)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經濟的關鍵環節。記者16日從寧夏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科技成果登記數量已由2021年的628項增長到2024年的1770項,年均增長41.3%。科技成果轉化財政資金由2019年的1000多萬元增長到2024年的近2億元,組織實施了近千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41項區外科技成果在區內落地轉化,428項區內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應用。
“十四五”以來,寧夏為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在完善制度機制、搭建對接平臺、強化成果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科技成果轉化支撐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聚焦全鏈條、全過程管理,寧夏出臺或修訂《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及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寧夏回族自治區技術轉移機構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制定印發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方案,部署實施科技成果精準引進、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壯大等7大行動22項重點任務,建立科技成果產出、登記、發布、引進、轉化、融資6項長效工作機制,持續涵養“體系化實施、場景化驅動、市場化配置、要素融合保障”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生態,加快推進科技成果擴散、流動、共享、應用。
同時,寧夏連續三年高水平舉辦東西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人才對接活動,先后吸引20余個東西部省市(區)、100余家區外高校、院所、企業、技術轉移機構參與,集中發布與寧夏重點產業相匹配的2萬余項科技成果。
此外,寧夏建立區市縣三級聯動的常態化科技成果發布機制,著力打造“寧夏好成果”品牌,依托寧夏技術市場平臺每月發布重點科技成果30項左右。通過舉辦三屆科技成果公開拍賣會,寧夏拍出41項科技成果,成交價格1833萬元,寧夏農科院枸杞新品種“寧農杞18號”成功競拍710萬元,創全國枸杞單個品種轉化最高金額紀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