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陳康亮)近期受美國宣布對華加征關稅等陰霾影響,中國A股波動加劇。在經歷前期的調整后,A股15日觸底反彈,上證指數漲逾1%,重新站上3900點。此間分析人士認為,關稅擾動難以改變A股中長期向上趨勢。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在國投證券分析師袁方看來,面對美方濫施關稅,中國經濟基礎穩、韌性強、優勢多,有能力抵御關稅沖擊。以外貿為例,在9月中國對美出口總值錄得較大同比降幅的同時,同期中國出口總值以美元計同比增8.3%,表現亮眼。
另據中國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分國別看,前三季度,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7.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2%,占進出口總值的51.7%,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分產品看,前三季度,中國出口機電產品12.07萬億元,同比增長9.6%,占出口總值的60.5%。
袁方表示,這意味著美國關稅政策對中國出口影響相對有限,全球經濟景氣度和中國商品競爭力是驅動中國出口加速的關鍵因素。
關于美方宣布從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征100%關稅會否沖擊中國A股,袁方認為,影響有限。一方面,在經歷了今年4月的關稅沖擊以及2018年的貿易摩擦后,市場對關稅沖擊的反應已趨于鈍化;另一方面,以過往經驗來看,特朗普政府往往會通過高報價來實現最終目的,100%關稅或難以落地。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亦持類似看法。劉郁指出,今年4月和5月的情況已證明美方的高關稅之路行不通。今年4月,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關稅后,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在5月明顯減少,但卻很難找到商品供給替代方,這也促成了后來的中美經貿談判。此次美國再度宣布將加征100%關稅,如果最終落地,將使得中美貿易再遇困局。而11月正值美國圣誕節的備貨季,面臨如此高關稅,美國可能面臨部分商品的斷供風險。
劉郁認為,此次美國宣布加征關稅,更像是一種威脅或談判技巧,預計對A股的影響不及4月的關稅沖擊。
國泰海通證券分析師方奕持更樂觀的態度。方奕表示,市場擔心4月沖擊再現,并以當前A股估值狀態與4月相比較;盡管4月A股整體估值偏低,但彼時多數投資人的心態卻并不樂觀。要看到,在風險沖擊的環境中,關鍵在于對風險前景和風險邊界的預期,而不是估值。
方奕進一步指出,與4月沖擊不同,當下貿易風險的邊界相對清晰,政策端持續釋放穩定資本市場的積極信號,因此外部沖擊是擾動,不會終結市場趨勢。投資者應看到中國股市“轉型牛”內在確定性的趨勢——中國轉型加快、無風險收益下行與資本市場改革,投資者尋找優質資產的需求旺盛。因此,外部沖突所造成的資產下跌反而是增持中國資產的良機。
中金公司分析師李求索表示,從中期角度看,全球貨幣秩序加速重構,美元資產的安全性下降,人民幣資產將繼續獲得重估,這意味著市場上行根基并未動搖,疊加“十五五”相關政策規劃出臺在即、中國科技行業基本面向好趨勢未改、A股整體估值區間相對合理等因素,A股本輪行情可能更具備“長期”“穩進”條件,中國資產重估仍在延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