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南萬寧10月9日電 (記者 張茜翼)官方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前8個月,海南省萬寧市累計接待游客總數667.34萬人次,同比增長4.75%;實現旅游總花費63.44億元,同比增長8.35%。
圖為萌寵在萬寧化身“沖浪高手”,踏浪前行,萌態百出,趣味十足。 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萬寧是遠近聞名的沖浪勝地。一塊沖浪板撬動消費新熱點,不斷放大萬寧體育旅游的吸引力,使之躍升成為了充滿年輕活力的體育旅游目的地。
在萬寧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劉超看來,其成功不僅體現在數據增長上,更在于探索出了一條以資源為基、以賽事為引、以產業為體的高質量融合發展路徑。
發展架構:三大層面構成
近年來,萬寧將“文體旅商”融合發展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積極打造“沖浪”“華僑”“咖啡”三張名片,以“沖浪”為核心產業,輻射“潛水”“摩托艇”等“海陸空”立體化體育旅游項目,形成了清晰的戰略架構。
這一架構由品牌引領、空間布局、產業銜接等三大層面共同構成。在品牌定位上,萬寧緊扣“年輕活力”這一核心,瞄準年輕客群需求,將城市整體形象定位為“潮玩山海·浪動萬寧”的體育旅游目的地。
空間布局方面,萬寧實施“一灣一品”差異化發展策略:日月灣主打沖浪產業,擁有國家沖浪訓練基地;石梅灣側重潛水體驗,擁有國家潛水南方訓練基地;神州半島專注水上摩托艇等項目,擁有國家水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國家摩托艇南方訓練基地。這一策略有效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形成了三大灣區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格局。
圖為眾多游客在萬寧日月灣嬉水游玩。 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在產業銜接上,2025年萬寧首次推出“潮玩山海·浪動萬寧”第一屆萬寧市體育旅游休閑季,全年謀劃40多場體育賽事活動,形成“月月有賽事,季季有精彩”的體育旅游氛圍;通過“一賽多游”模式,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旅游消費。
由是,萬寧吸引游人慕名而來,絡繹不絕。2024年,萬寧累計接待游客總數902.87萬人次,同比增長7.42%;實現旅游總收入82.29億元,同比增長14.55%。
發展引擎:“文體旅商”融合
依托“一中心+三基地”的水上體育旅游布局,萬寧不斷拓展“文體旅商”融合的深度和廣度。
首先,萬寧著力于產業融合與業態創新,打破行業壁壘,推動體育、旅游、文化、商業深度融合,形成多元業態共生發展的良好局面;通過串聯沖浪、咖啡、美食等元素,構建起完整的消費鏈條,為游客提供“海陸空全維度體驗、白加黑全時段玩法”。
引人注目的是,萬寧培育了田新村等“體旅+”示范鄉村,實現“住沖浪村、吃沖浪飯”的鄉村振興模式。當地居民積極參與沖浪相關領域的創業,一批沖浪俱樂部和餐館、民宿在日月灣及其周圍地區相繼成立。
王府井國際免稅港通過打造重磅免稅購物狂歡節,推出多項優惠活動,滿足游客“游購娛”一體化需求,成為萬寧體旅消費的重要支撐點。
圖為選手在參加2025天貓超級大滿貫中國沖浪公開賽(海南萬寧)的女子短板項目角逐。 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同時,萬寧巧妙運用賽事經濟為城市旅游“引流”,通過舉辦高端體育賽事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目光。
今年第四季度,萬寧將首次打造萬寧國際沖浪嘉年華活動,舉辦包括世界沖浪QS4000巡回積分賽、國際沙灘臺克球世界系列賽等高水平賽事活動,及演唱會、音樂節等文旅活動;創新推出“一賽多游”模式,將賽事與旅游項目捆綁推廣,有效延長了游客停留時間。
游客因賽事而來,再因豐富的旅游產品而留下,形成了“觀賽+體驗”的消費模式。以今年萬寧馬拉松為例,賽事直接吸引參賽者及家人17686人,因賽事直接帶來旅游消費2690萬元,間接拉動住宿、餐飲、娛樂等消費近3000萬元。
伴隨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萬寧正視基礎設施短板,加大投入提升硬件水平。如今,日月灣互通工程加緊施工,預計近期開通,將大幅提升區域交通效能,緩解節假日堵車問題;備受關注的“日月逐浪驛站”將于10月試運營,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首個集人工沖浪池、運動公園于一體的超級沖浪樂園,滿足沖浪“發燒友”全年沖浪需求,彌補自然海浪受潮汐、季節影響的不足。
隨著石梅灣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日月灣申報第一批國家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以及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萬寧勾勒出令人難忘的濱海體育旅游帶,成為海南旅游的“流量主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