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6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新網記者從稅務總局獲悉,今年以來,全國稅務系統分類分級曝光了300余起涉稅違法案件。此外,2025年1-8月份,稅務總局轉各省級稅務局辦結的涉稅檢舉事項中,超過1000件經核查未發現檢舉人反映的涉稅問題,稅務部門均依法向被檢舉人出具無問題稅務稽查結論。
這既彰顯稅務部門依法查處各類涉稅違法行為,促進納稅人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的決心,又體現出遏制不實舉報、惡意舉報特別是涉稅職業檢舉牟利行為的堅定態度。
查處違法,常態化曝光涉稅違法案件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涉稅問題頻發的高風險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人群,依法查處違法納稅人,挽回稅款損失。
同時,持續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今年以來,全國稅務系統分類分級曝光了300余起涉稅違法案件,從曝光加油站偷油偷稅,到網絡主播、MCN機構偷稅騙補,再到“新三樣”行業騙享稅費優惠、涉稅中介機構違法違規……這不僅釋放出稅務部門維護公平公正經濟稅收秩序的堅定態度,也為守法經營者筑牢權益保護屏障,持續推動稅收法治公平落地見效。
“這些曝光的典型案件不僅是對違法者的警示,更是對守法者的保護。”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稅務部門依法查處涉稅違法行為,既挽回了國家稅收損失,更筑牢了稅收法治的基石,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營造了規范有序的稅收環境。
保護合法,正名維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前期,演員劉曉慶被舉報偷稅相關話題引發公眾關注并登上熱搜,對其商業運營和商譽造成了負面影響,稅務部門第一時間展開核查,在未發現舉報所反映涉稅問題后主動發聲,維護了其合法權益。
及時澄清不僅是消除誤解,更是守護合法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面對不實舉報對經營主體商譽和經營的沖擊,稅務部門快速核查,依法對核查后未發現問題的檢舉事項出具無問題稽查結論,尤其是對網上實名不實舉報和惡意舉報等侵害守法者合法權益的案件,第一時間通過官方渠道主動發聲澄清,及時為守法者“正名”,為合法經營主體營造清朗的輿論環境。
“不實舉報不僅會誤導公眾,更會讓守法企業陷入‘輿論漩渦’,影響合作、融資等正常的經營活動。”施正文指出,及時主動發聲澄清,既是對守法企業合法權益的有利保護,也是對“職業舉報人”牟利行為的精準打擊,通過清晰傳遞“舉報需屬實,造謠不得逞”的鮮明信號,切實遏制不實舉報,為企業筑牢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法治屏障。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優化涉稅輿論環境,既要讓涉稅違法者“無處遁形”,也要讓守法經營者“安心發展”,以更主動的擔當、更有力的舉措,維護法治公平的稅收秩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