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于田縣阿熱勒鄉的沙丘上,一株株玫瑰苗正用深達3米的根系編織綠色網絡。這座曾被風沙統治的小城,如今因一朵花實現了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的雙重突破,書寫著中國治沙智慧的新篇章。
于田縣玫瑰花。阿不都拉·買買提明 攝根系深扎:一朵花筑起生態屏障
“以前沙子追著人跑,現在玫瑰把沙丘‘釘’在了地上。”萬方村村民買吐孫·依布拉衣木撫摸著玫瑰的須根,眼神中透著自豪。這種適應沙漠環境的特殊品種,根系呈網狀分布,側根每2-3年就能形成寬2-3米的花壟,有效降低風速六成以上。2023年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最后10萬株玫瑰的成活率達九成,正是得益于這種“生態釘”的固沙能力。
于田縣玫瑰花。阿不都拉·買買提明 攝于田縣林草局數據顯示,通過“喬木+灌木+玫瑰”立體種植模式,當地構建起531.29萬畝生態防護體系。在沙丘邊緣采用帶狀種植,梭梭、紅柳等喬木形成第一道防風屏障,8.1萬畝玫瑰叢則像綠色海綿般吸收風能,地表溫度因此下降3攝氏度—5攝氏度。2024年氣象監測顯示,和田地區沙塵日數同比減少15%,綠洲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2%。
于田縣玫瑰花。阿不都拉·買買提明 攝這種生態效益的取得并非偶然。技術員王紅軍回憶,最初種植時曾遭遇沙塵暴掩埋三分之一幼苗的挫折,但通過滴灌系統改良和土壤培肥,最終摸索出塊狀與帶狀種植結合的科學布局。如今,阿熱勒鄉規劃的1.8萬畝玫瑰綠化帶,已成為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最生動的生態注腳。
產業綻放:全鏈條激活經濟動能
清晨的玫瑰園里,阿孜古麗·吐爾遜正將帶著露珠的花朵裝車?!斑@些花12小時內就要進加工廠,時間一長香氣就跑了?!彼诘暮献魃缗c兩家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協議,每公斤鮮花保底價15元,比傳統農作物收益高出3倍。這種“訂單農業”模式,讓7800戶農民年均增收680元。
工人清洗玫瑰花瓣。于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在陽光沙漠公司的生產車間,玫瑰經過低溫萃取成為精油,每公斤國際市場價達8萬元;花渣則被加工成飼料,連花瓣提取后的剩余物都成了有機肥原料。企業研發的100余種產品中,玫瑰精油化妝品、玫瑰液態飲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占比達40%,2024年產值突破2億元。公司副總經理張俊杰展示的檢測報告顯示,和田玫瑰的槲皮素含量是保加利亞玫瑰的3倍,總多酚含量高出國內其他產區20%。
玫瑰加工車間。于田縣融媒體中心提供這種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創造了4000多個就業崗位。加依鄉村民托胡提汗·如孜在生產線熟練操作多個崗位,月工資3500元,閑時還能照看自家玫瑰田。電商直播更讓產品銷往15個國家,2024年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0%。
科技賦能:小玫瑰走向大世界
在陽光沙漠公司的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正用氣相色譜儀分析玫瑰成分?!拔覀儥z測到和田玫瑰的槲皮素含量是保加利亞玫瑰的3倍,總多酚含量高出國內其他產區20%?!奔夹g總監李明展示的檢測報告,揭示著這片沙漠賦予植物的獨特基因。企業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合作開發的超臨界萃取技術,使玫瑰精油提取效率提升四成。
于田縣玫瑰花。阿不都拉·買買提明 攝這種科技賦能不僅體現在生產環節。通過“合作社+電商+農戶”模式,當地建立了從田間到市場的完整追溯體系。85歲的熱合曼·阿卜老人見證著變化:“過去種玫瑰只為做醬,現在連花渣都能賣錢。”政府劃撥的21.56萬畝國有沙地確權到戶,70年經營權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于田縣玫瑰花。阿不都拉·買買提明 攝當生態治理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這片古老沙漠正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買吐孫·依布拉衣木站在沙丘上遠眺,綠色絲帶已延伸至天際線:“你看,沙子在玫瑰根下安家了?!币欢浠ǖ墓适拢粌H見證著中國治沙智慧的升級,更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綠色答卷。
文字:王小軍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