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傳來重磅消息。
當地時間9月23日,中國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相關活動期間向全世界莊嚴宣示,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世貿組織(WTO)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
中國這一鄭重承諾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資料圖:聯合國總部。中國此舉不是身份認同的改變,而是主動承擔國際責任體現。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在接受三里河采訪時表示,經過數十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近20%。
“這種情況下繼續跟其他規模比較小的發展中國家一樣尋求相同的特殊待遇已不符合中國的發展實際。”屠新泉說。
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與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并不矛盾。
2024年中國人均GDP僅約1.35萬美元,遠低于發達國家門檻。經過近十余年努力,中國讓近1億人擺脫貧困。東西部發展亦差距明顯。
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同時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看待自身的發展。
屠新泉指出,中國對國際社會做出上述鄭重承諾,有兩個方面需要特別關注。
一是政策變化只適用于世貿組織,不適用于其他的領域。只涉及正在進行和未來即將開始的談判。“無論是其他貿易談判,或者說其他的國際組織都不涉及。”
二是只涉及在談判中的訴求或談判策略,不涉及身份問題。在WTO里面,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種身份都是由各個成員在加入的時候自我聲明、自我認定的。
屠新泉進一步解釋道:“我們在加入時就聲明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并且我們現在也沒有放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所以這里所涉及的,僅僅是談判層面的事情。”
屠新泉認為,在未來的談判中,中國不會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要求特殊與差別待遇。“但仍會實事求是,根據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去爭取我們應有的正當權益。”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24日在新聞吹風會上表示,中方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有三個不會變:中方作為發展中成員的地位不會變,捍衛發展中成員正當權益的決心不會變,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立場不會變。
值得注意的是,WTO作為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國際機構,近年來遭遇嚴重挑戰。個別世貿組織成員采取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
屠新泉表示,中國這一舉措將發揮重要示范效應,帶動各方凝聚世貿組織改革勢頭,為推進多邊談判帶來強勁動力。
正如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強調:這是中方著眼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對外作出的重要立場宣示,是中方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的重要舉措。
在屠新泉看來,此次政策宣示的意義還體現在中國進一步向世界表明自身始終著眼于包容性增長的發展理念,而非零和博弈。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
此次政策宣示,不僅清晰展示了中國在世貿組織談判中的新姿態,更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一個關鍵信號:中國將繼續與全球南方國家站在一起,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向著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的方向演進。
(“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