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9月23日電(黃彥君 周麗麗)在長三角科技競速的新賽道上,浙江嘉興正加快步伐搶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為產業升級按下“加速鍵”。
據嘉興市商務局消息,2025年上半年,該市規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增速穩居浙江省第一;目前嘉興已投運算力規模約占浙江省總量的65%,同樣居浙江省首位。
該市提出,到2027年,嘉興人工智能產業營收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這一目標背后,承載著其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城市的雄心與底氣。
位于嘉興桐鄉的“烏鎮之光”超算中心。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供圖算力規模浙江省第一 打造長三角“智能基石”
走進長三角·平湖潤澤國際信息港,兩棟智算中心樓內的機柜指示燈如繁星閃爍。
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萬卡集群建設工程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項目已吸引全球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的知名企業入駐,覆蓋了工業互聯網、IT設備制造、人工智能等全產業鏈。
“我們通過對千行百業計算任務進行分類整合,如同合并同類項,將原本需要半年的軟件部署時間縮短至以天計。”是石科技董事長閆博文介紹。
2025年2月,該企業憑借國產算力與DeepSeek大模型的快速適配技術,在業界掀起“平湖算力熱”。目前,其客戶已覆蓋月之暗面、瑞萊智慧等AI領軍企業,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頂尖高校。
在嘉興桐鄉烏鎮,“烏鎮之光”超算中心作為浙江省唯一的國家超算中心,計算能力達到國內前三、全球前十水平。
據介紹,該項目采用的“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技術,源于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領先成果,為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提供綠色高效的算力支持。
截至目前,嘉興還有5個在建項目,全部建成后,該市智算能力將躋身全國前列。
優質項目紛至沓來 構建高水平AI產業生態圈
南湖區余新鎮人工智能產業園。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供圖南湖區余新鎮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式揭牌、人工智能產業基金與天使基金完成戰略簽約、南湖區聯合國家服貿基金二期簽約7個重點項目……9月中旬以來,在“政策+基金+生態”的組合推動下,嘉興人工智能產業迅速吸引優質項目。
“企業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服務吸引全球創新要素集聚于此。”嘉興市南湖區經信商務局招商服務科副科長江南說。
他介紹,目前,南湖高新區已規劃建設全市首個人工智能產業帶,九識智能、TCL雷鳥科技等一批優質企業相繼簽約落戶,進一步增強了區域產業集群效應。
科研平臺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嘉興擁有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中電科南湖研究院、清華柔性電子研究院、南湖實驗室等高能級研發平臺,為人工智能技術攻關與產業轉化提供支撐。
眼下,隨著“一中心兩地”(長三角智算中心、長三角算力產業集聚地和長三角算力應用創新地)戰略深入推進,嘉興有望成長三角地區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企業創新亮點紛呈 技術突破驅動產業升級
產業浪潮中,企業創新亦亮點紛呈。2025年,該市兩家人工智能企業先后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實現嘉興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零的突破”。
在南湖高新區,嘉興超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個數據平臺,憑借高精度三維人物模型技術,在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備受關注——其物體掃描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對特殊材質服裝和微小物品的高保真建模,走在行業前沿。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桐鄉在人工智能領域展現出鮮明特色。2024年,桐鄉人工智能產業增加值37.8億元,增速20.1%;當地桐昆集團入選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標桿企業。
桐鄉制造的無人駕駛觀光車。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供圖同時,桐鄉作為工信部首批“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正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云控平臺建設。
該市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嘉興堅持智能產業發展與產業智能化提升并重,一方面引育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集成電路等核心產業;另一方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在工業制造、商貿流通等十大領域的示范應用。
根據規劃,到2027年,嘉興將培育5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150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100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標桿企業等。從算力基礎設施到應用場景招商,該市人工智能產業展現出蓬勃發展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