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王夢瑤)低利率時代,家庭該如何理財?專家建議,構建多元化資產組合。
《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中國家庭風險保障體系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日前在北京發布。長城人壽董事長白力表示,本次白皮書研究貫通宏觀、中觀、微觀視角,橫跨供需兩端視野,層次清晰地分析了當前中國家庭風險的形成、變化及應對之道,對全方位提升家庭風險認知和管理水平有重大意義。
對于當前經濟形勢,長城人壽副總經理劉文鵬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為全年經濟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但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家庭財富管理面臨低利率環境持續、風險資產波動率加大的挑戰。
咨詢公司益普索(中國)董事李海嵐介紹,與2023年相比,雖然疾病、養老、意外傷殘與死亡風險仍然是家庭關注的前三大風險,但關注程度有所下降,財富安全及管理風險意識則顯著增強。而個人債務、婚變、稅務等與社會關系、政策環境相關的風險,雖未形成普遍性認知,但對相關風險的關注正在悄然提升,反映家庭風險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有所提升。
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現代家庭的擔憂主要集中在五個核心領域:醫療健康、養老規劃、子女教育、財富安全、財富傳承。75.8%的受訪家庭最擔憂家庭成員的健康問題,68.2%的家庭為養老規劃感到焦慮,60%的家庭擔憂子女教育問題,約41.1%和36.6%的家庭關注財富安全保障與傳承問題。這些擔憂折射出當代家庭對確定性、安全感和可持續性的強烈訴求。
這種形勢下如何實現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劉文鵬建議,可以參考保險公司的做法,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實現保險資金穩健保值增值。家庭資產配置可參考類似思路,構建多元化資產組合。
一是流動性管理。配置10%-15%高流動性資產,兼顧應急需求與靈活支取,確保家庭在面臨突發支出或短期資金需求時,能夠快速調用資金,避免因流動性不足被迫低價變現其他資產,從而保障財務穩定性,構建家庭財富的“安全緩沖墊”。
二是固收類資產。家庭資產的核心配置,通過配置債券、儲蓄型保險產品、低風險理財產品等低風險投資工具,獲取相對確定性收益,為家庭資產提供穩定現金流,并降低整體組合的波動性。
三是權益類資產。通過股票、基金等方式參與權益市場,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承擔適度風險獲取超額收益,提升家庭資產長期回報率,平衡風險與收益。
四是另類資產。可關注黃金等商品投資、海外投資等創新產品,分散國內傳統資產波動風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