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8月27日電 (記者 劉玉桃 魏建軍)“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可以當老板,而且還做這么高雅的工作,不是只會種地的農民。”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南華鎮南岔村婦女杜彩紅說。

文化水平不高,還要照顧小孩,一直在家務農的杜彩紅說,如果不是來做手工藝品,我可能一輩子都要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2014年,原本喜歡做手工的杜彩紅參加高臺縣九發婦女手工制品專業合作社,從零基礎一點一點慢慢學習制作手工藝品。“剛開始我們先進行理論培訓,后來在老師指導下制作麥稈畫,有一定基礎后,才開始做掐絲畫。”

如今,杜彩紅每月靠自己手藝可以掙2500元,每個月大約制作15幅作品。“我自己很喜歡做這個,是一種藝術享受,不僅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最主要掌握一門手藝,時間越久,技術越熟練越吃香。”
2015年,張掖市高臺縣九發婦女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成立,為婦女創業搭建平臺,給剛開始創業的人,提供項目、技術、資金、房屋、庫房等方面的幫助,以及實行“五免一補”的優惠扶持政策,即免規費、免房租、免稅、免息、免擔保費、補貼培訓費。
目前,杜彩紅所在的合作社加入九發婦女創業孵化實訓基地,與設計公司、電子商務公司等聯合發展。
杜彩紅說,明年她想開自己的工作室,主要制作出售彩巖畫、串珠、絲帶繡等手工制作產品。因為實訓基地會收購她部分產品,所以不擔心銷路,而且工作室是基地免費提供的,還可以向游客零售自己產品,她很期待,這是她以前不敢想象的。
高臺縣九發婦女創業孵化實訓基地負責人姚艷玲表示,高臺有很多婦女手工制品做得非常好,像麥稈畫、掐絲畫等,但都沒有形成產業,只是在農閑時節少量制作,用來做家里裝飾或者互贈朋友,而實訓基地可以幫助這些人自己創業,將手藝真正變成財富,同時也發揚傳統手工技藝。
姚艷玲說,實訓基地為所有想創業的婦女敞開大門,可以培訓“零基礎”婦女掌握一門手工技能,也可以免費為其提供場地、技術等,創辦公司。目前,實訓基地有40多名婦女已經是“能工巧匠”、“行家里手”。“希望下一步不是只會制作產品,而是把他們孵化成功,讓他們每一個人,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工作室。”
近年來,高臺縣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建創業平臺,增強創業活力,打造基地、孵化園、眾創空間、公共服務平臺共計13家,入駐基地的小微企業和創新團隊累計達到325戶,累計出孵企業45戶,促進全社會參與創業創新。
據統計,到2017年年底,高臺縣預計新增小微企業294家,新增小微企業就業人數2750人,實現小微企業營業收入66.75億元,擁有小微企業授權專利155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