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為民情懷 展示務實作風
我市持續深化優化政務服務改革
本報訊(記者 賈書章)7月16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一樓大廳,新設立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給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和企業辦事員講解辦事需要提交的材料和補充手續的辦法,讓前來辦事的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商洛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堅持“便民利民辦實事,學史力行優服務”主線,緊盯“紅色教育全方位、政務服務全覆蓋、便民利企全要素、為民解憂全天候”目標,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5月中旬,市政務服務中心正式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各縣區窗口同步設立。
隨著我市政務服務改革的深入和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特別是“一網通辦”“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等具體做法愈加成熟,政務服務大廳的工作人員工作作風、服務意識大幅提升,辦事群眾和企業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紅利。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特別是伴隨著“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深入推進,市審批局秉承為民服務宗旨,聚焦企業、群眾關心關切的辦事問題,從“問題再難也不能讓群眾作難”的原則出發,在市本級及7縣區、商洛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均設立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目的是為企業、群眾提供咨詢和引導,做到一次性告知,讓辦事群眾少跑腿、不跑冤枉路。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以“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成想辦法”為原則,努力做到“能辦成的依法依規加快辦,確實辦不成的有理有據講清楚”。辦事人員線上或線下提交申請材料后,未能實現成功辦理、成功審批的問題,都可以反映到這個窗口,窗口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咨詢、引導,確保難點、堵點有“出口”,對辦不成的事一幫到底,切實幫助企業、群眾解決辦事難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以幫辦代辦為依托,對于易解決的問題,當場記錄并實時反饋至相關部門窗口,采取容缺受理等方式解決;對于難解決問題,召開相關部門聯席會議研究方案,及時反饋給群眾;對于政策范圍內不能辦的事,耐心做好政策解讀。同時規定,一般事項5個工作日內整改反饋;復雜事項10個工作日內反饋,說明理由和辦理進度,并持續跟蹤督辦直至辦結。
自“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設立以來,已受理事項21項,其中咨詢類事項16項,辦結16項,辦結率達100%;審批類事項5項,辦結5項,辦結率100%。“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設立,解決了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身邊事、為難事和民生事,架起了政府和群眾之間的便民橋、連心橋,用真誠服務溫暖了民心,受到了群眾的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