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深入開展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推動基層法治創建工作。建立農村(社區)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和法治副主任等制度,實現全市基層農村(社區)民主法治創建工作全覆蓋,教育引導基層群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4、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揮行業自律和專業服務功能,發揮社會組織對其成員的行為引導、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
(七)推進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道德相得益彰。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為法治商洛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倡導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
三、對象和要求
法治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點是領導干部、國家公職人員和青少年。各縣(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通過深化和拓展“法律六進”等教育活動,做到突出重點、全面覆蓋。
1、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和中共商洛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精神,深入推進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工作制度的貫徹實施。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模范遵法守法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關鍵,健全和完善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拓展學法用法渠道和方式,推動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常態化,提升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使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規范成為領導干部立身做人之本、干事創業之基。加強黨章和黨內法規教育,增強黨員干部黨性覺悟和政治定力,提高黨員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清正廉潔、不越紅線、不破底線的自覺性。
健全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企業設立公司律師,提高其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要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及國家公職人員的重要內容,把法治教育列為黨校、行政學院的必修課,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部門、單位和領導干部及國家公職人員法治化建設水平。
2、堅持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之中,設立中小學法治知識課程,在小學普及憲法基本常識,使青少年從小樹立憲法法律意識。將法治教育納入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每年開展法治課教師、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輪訓。堅持在全市大、中、小學開展秋季開學“法治教育第一課”和“法律進學校宣傳周”活動,增強各級各類學校學生法治觀念和參加社會法治實踐能力。強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格局,注重對留守兒童、輟學青少年等特殊群體的法治教育,探索發展網絡法治教育新模式。
3、深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六進”(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在鞏固“法律六進”成果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開拓思路,制定標準,創新方法,推動“法律六進”常態化、持久化。各級各部門要根據實際需要,從不同群體的特點出發,因地制宜開展有特色的法治宣傳教育。突出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治宣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誠信守法、愛國敬業意識,提高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能力。加強對農民工等群體的法治宣傳教育,幫助、引導他們依法維權,自覺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