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縣實施產業項目520個,1.5萬貧困戶就地穩定脫貧。今年一季度,全縣建設產業脫貧示范點64個、產業示范基地30個,發展產業脫貧示范戶500戶。
二是搭建利益聯結,破解農戶“單打獨斗”難題。積極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小微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村經濟組織,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致富產業,吸納貧困戶通過土地林山入股“分利”、勞務打工“掙錢”、發展產業“增收”,將貧困戶聯結在產業鏈上,組建利益共同體,幫助貧困戶實現多渠道增收。目前,全縣共發展烤煙、茶葉、魔芋等合作社510多個,會員貧困戶占比達到60%,建成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14個、產業示范村35個、產業大戶2500戶,帶動近萬戶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破解發展“資金短缺”難題。創新金融扶貧機制,籌措5000萬元作為精準扶貧貸款儲備金,由鎮安農商行按照1:8的比例投放貸款,重點支持貧困戶和有扶貧帶動效應的經濟組織,農戶最高放貸10萬元,5萬元以內免擔保、免抵押、扶貧資金全額貼息,超出5萬元部分給予50%貼息;企業最高可貸200萬元,貸款年貼息率3%。累計發放儲備金貸款2.69億元,落實致富項目5000多個,扶持帶動6500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實現脫貧。建立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