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鎮便民服務大廳工作人員陳婷婷說:“以往這些事情需要群眾到鎮上蓋章再送到縣上辦理,現在只需要群眾把準備好的材料送到村上,再由村上送到鎮上,鎮上派專人到縣級部門辦理,這樣既方便了群眾辦事,也節約了大量的社會資源。”
針對山區群眾出門辦事路途遠、成本高等問題,商洛市98個鎮辦依托四級便民服務平臺,對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法律法規允許代辦的事項,經群眾委托,采取干部坐班代辦、上門代辦、流動代辦等方式,公示相關政策和辦理時限,全程代理群眾辦事。民事代辦制度實行以來,全市各級干部為群眾代辦各類事項12.8萬件,獲得了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
走進洛南縣景村鎮黨政辦公大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醒目的干部崗位去向公示牌,集中公示干部的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及“在崗、下鄉、出差、休假、請假”等五種崗位狀態。鎮上干部在不在崗,在干些什么,只要看一看公示牌就一目了然。
“現在找干部辦事比過去更利索,工作人員胸前掛牌上崗,一看就知道找沒找對人。”6月20日,正在洛南縣景村鎮街道購物,順路到鎮中心便民服務大廳問詢新農合報銷比例的盈豐村村民楊衛軍高興地說。
不僅要讓群眾知道干部的行蹤,能找對人,更要讓干部亮身份、明責任、作表率。各鎮辦還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的統一制式,為每名干部制作了標明照片、姓名、單位、職務或崗位等信息的胸牌。掛牌上崗制度要求干部在崗工作及公務外出時必須佩戴胸牌,亮明身份,方便群眾辦事,自覺接受監督。
以往,來訪群眾一進鎮辦機關院落,干部個個躲著藏著的現象消失了。實行當日接訪制度,從源頭上暢通了信訪渠道。在各鎮辦的辦公地點,群眾很容易就能找到敞開門的信訪接待室,里面每天都會有一名科級干部坐班接訪,做到有訪必接、隨接隨辦,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鄉鎮干部庸懶散軟、為官不為等問題,保證“五項制度”常態化運行和落實,商洛市委建立了專門的督查體系和考核機制,把“五項制度”落實情況納入鎮辦黨建目標責任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堅持有章必依、執行必嚴、違規必究。
山陽縣高壩店鎮全面規范落實鎮辦“五項制度”,開展“干部爭星,團隊奪旗”黨建主題活動。將“五項制度”的落實情況用五顆星測評,分為滿勤模范星、為民務實星、業績突出星、群眾滿意星、清正廉潔星,將全鎮干部按照不同崗位職責分為八個工作團隊,根據任務完成情況每月進行團隊評比,獎優罰劣,極大地激發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有力推進了小城鎮建設、陜南移民搬遷和新農村建設,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鎮。
如今,鎮辦“五項制度”已在商洛深山落地生根。它將群眾需求和干部日常工作密切聯系在一起,拆除了干群之間的“隔心墻”,架起了黨群之間的“連心橋”,實現了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