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龍 特約記者 何建強 周燁明
近年來,商洛市委立足于全面提升“五個五”黨建科學化水平,探索推行干部下基層抓黨建促脫貧“十百千”工程,推動干部下到基層、干在一線,筑牢戰斗堡壘,發揮表率作用,在抓黨建促脫貧主戰場培養干部、鍛煉干部、發現干部、使用干部,讓掛職干部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流砥柱。
選派干部赴基層顯身手
七個縣區均為國家級貧困縣,699個貧困村,貧困人口48.9萬……作為全國少有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商洛市要在2020年前“啃下”這些遍布在秦嶺深山溝溝岔岔里的貧困人口“硬骨頭”,任重而道遠。
“脫貧攻堅一線是檢驗干部能力、素質、作風的‘大考場’。我們始終堅持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干部、識別干部、使用干部,切實讓干得好的干部政治上有奔頭、工作上有勁頭。”面對現狀,商洛市委書記胡潤澤如是說。
為了使中央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奮發有為的具體行動,商洛市委立足實際,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相結合,把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抓黨建、促脫貧的特點和規律,著眼于把黨建資源轉化為脫貧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把黨建成果轉化為脫貧成果,強力推動制度創新,探索推行“十百千”工程,即從市直單位選派10名副縣級干部到縣區掛任縣區委副書記或副縣區長,從市縣區機關選派100名副縣級后備干部和優秀年輕科級干部到全市98個鎮辦掛任鎮辦黨委副書記或副鎮長、副主任,從市、縣區鎮辦機關選派1280名有農村工作經驗或涉農專業技術特長的優秀黨員干部到村社區掛任“第一書記”,讓各級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勇擔當、善作為、見真功,全力以赴實現商洛2019年全面脫貧摘帽目標,讓廣大群眾過上幸福、穩定、踏實、無憂的小康生活。
在脫貧攻堅一線磨礪干部
商洛市委嚴把政治關、品行關、廉政關和能力關,選派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善于做群眾工作,作風扎實,不怕吃苦,甘于奉獻,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熟悉農村工作情況的優秀干部到縣區、鎮辦、村社區掛職鍛煉。
掛職干部到任后,主要是協助各級黨委書記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指導做好黨建“五大板塊”、機關“五條措施”、鎮辦“五項制度”、村級“五項舉措”、黨委黨組“五個主體責任”的落實工作,幫助基層補齊短板,促進基層黨建全面規范、全面進步、全面提升、全面過硬;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要求,瞄準“病灶”,抓住關鍵,對癥施策,實打實地幫助群眾解決脫貧致富問題;大力宣傳黨的扶貧開發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督導檢查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幫助貧困地區制定科學、可行的脫貧計劃,積極爭取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大力培植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揚“三苦”精神,深入基層和群眾一起住、一起苦、一起干,大力實施“支部引領、產業帶動、金融支持、移民搬遷、生態富民”五個脫貧攻堅模式,幫助貧困地區如期脫貧摘帽,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劉海宏是商南縣文化廣播影視局的局長,被選派到金絲峽鎮姚樓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談及駐村工作,他深有感觸地說:“到村擔任‘第一書記’,讓我們幫助村干部把脈問診,筑牢基層堡壘,凝聚發展合力。干好了,是展示的舞臺;干不好,那就是曝光臺。”
“掛職即任職。”掛職干部一律實行1至3年的任期,包扶對象不脫貧不脫鉤,不拔窮根不收兵。干部掛職期間,脫離原單位工作,組織關系轉入掛職單位,定期向所在黨組織述職。各級黨委對掛職干部的年度任務和任期內工作任務進行定標定責,并進行嚴格的任期目標責任管理;扎實做好掛職干部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培訓,(下轉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