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才 曹文宏
商洛之窗訊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對司法行政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基本涵蓋司法行政全部職能和工作,尤其首次對加強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而詳細的要求,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司法行政工作特別是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為了切實貫徹落實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及時摸清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基本情況,為工作開展提供決策依據,我們組織對全系統兩支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下一步的對策建議作以簡要剖析。
一、基本情況
商洛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秦嶺南麓,與鄂豫兩省交界,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全市總面積19292平方公里,轄商州、洛南、丹鳳、山陽、商南、鎮安、柞水1區6縣,98個鎮(辦),總人口為243萬。
司法行政機關既是市政府的組成部門,又是重要的政法職能部門,自恢復組建以來,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我市司法行政機關承擔著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律保障三大職責,擔負著普法宣傳、依法治市、律師公證管理、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人民監督員、人民陪審員等十余項任務,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現有政法專項編制368名,實有人員 422名。有市、縣區司法局機關8個,工作人員168名;司法所99個(98個鎮辦各一個司法所,山陽縣單列一個城郊司法所),司法員254名;全市有律師事務所14個,執業律師102人;公證處7個,公證員11人;基層法律服務所26個,基層法律工作者109人;司法鑒定所4個,執業司法鑒定人員40人。全市組建“三團兩隊”即政府法律顧問團、普法講師團、法律服務團、義務普法宣傳隊和法制文藝宣傳隊240余個,有“六五”普法講師團成員近500人,有志愿者2200余人。在422名實有人員中,從年齡結構上看,35歲以下的有98人,占23.2%;36-55歲的有290人,占68.7%;55歲以上的有34人,占8%。從文化程度上看,大學以上學歷148人,占35%,大專及以下學歷274人,占65%。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兩支隊伍(機關公務員隊伍、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圍繞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精神,以建設“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隊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開展司法行政干警崗位大練兵活動,加大隊伍教育培訓的力度和頻次,豐富隊伍政治思想和紀律作風的教育內涵和形式,造就了一支勤政務實、善于創新、勇于擔當、不甘人后的司法行政干警隊伍,為各項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通過不懈努力,近三年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共有15個單位、38名個人受到了中、省、市的表彰和獎勵。在政法系統“兩率一度”電話抽查工作中,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機關的滿意率和知曉率連年提升,對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司法行政干警的滿意度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前列。2014年,在市委組織部開展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兩個滿意度”調查中,市局在防止和糾正用人不正之風工作滿意度中位居全市第一。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雖然我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隊伍建設上有了長足進步和發展,但與新形勢、新任務對司法行政機關隊伍建設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存在著明顯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人員編制不足。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尤其是基層司法所承擔著各項司法行政工作任務,但由于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人員編制緊缺,特別是基層司法所人員編制嚴重不足,且不能專人專用,影響了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