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貧困,幫扶便在哪里展開;誰的貧困程度更深,得到的幫扶就越多。近年來,鎖定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兩大“窮根”,實施雙包雙促“精準扶貧”,逐漸成為山陽百姓擺脫貧困,實現富裕的重要路徑。
今年以來,山陽縣“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堅持以全市“雙包雙促”現場推進會、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按照“五大建設”扶村、“五大工程”扶戶、“五大重點”扶智的總體思路,以貧困戶產業發展為重點,以落實包扶責任為抓手,強力推進“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截至目前,全縣啟動包扶產業項目532個,基礎設施項目668個,累計投入建設資金7360萬元,“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做強特色產業,加快“雙包雙促”精準扶貧產業發展
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于找準路子。貧困山區的發展,更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積極引導貧困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資源潛力轉化為經濟效益。近年來,山陽縣大力發展扶貧特色產業,幫助貧困群眾找準脫貧的出路,實現扶貧工作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縣上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領辦、協會運作、貧困戶參與”的思路,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建成種養基地235個,扶持3960戶貧困戶從事訂單種養業,新建林果、藥材、特色農產品基地6.8萬畝,發展畜禽養殖84萬只(頭),食用菌498萬袋,戶均預計可增收3100元。通過土地流轉、稅收減免、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大力發展農家樂、特產商店、手工作坊、電商網店、“微營銷”等二、三產業,今年以來,示范點新發展農家樂、特產商店109家,電商網店36家,手工作坊18家,帶動163戶680人通過發展二、三產業實現脫貧。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建設全國電子商務示范縣的目標,制定了電商扶貧扶持政策,有效推動了全縣電商扶貧工作開展。
科學抓點示范,打造“雙包雙促”扶貧攻堅樣板
在繼續抓好2014年確定的15個示范點的基礎上,今年在縣城周邊、川道、特困山區三種不同類型區域又合理確定示范點25個,使得新選點體現差異性,更具代表性。縣上充分調研吃透村情,分析制約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的突出問題,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村情,操作性強的示范點建設方案。同時制訂了“雙包雙促”示范點貧困村建設標準和貧困戶建設標準,明確貧困村產業基地、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民居治理、基層組織五大建設目標;明確包扶貧困戶必須要有增收產業,且產業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60%以上。為了落實包抓責任,該縣采取每個示范點“一名縣級領導、一名部門領導、一名鎮(辦)領導、一個包抓部門、一支工作隊的“五個一”包抓機制,落實了示范點包抓領導、工作人員職責,明確了包抓目標及措施,夯實了包抓責任。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縣出臺優惠政策,切實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求在示范點建設上各包扶部門給村籌集不少于1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根據《山陽縣農村信用社支持“雙包雙促”扶貧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對示范村發展產業貧困戶貸款給予貼息。
制定活動載體,確保年度工作任務超額完成
為確保年度工作任務超額完成,該縣從6月11日到9月30日,利用110天時間,組織所有包扶部門、包扶干部職工,進村入戶,集中開展以“五到村、五到戶”為主要內容的“雙包雙促”精準扶貧百日攻堅活動,確保“雙包雙促”精準扶貧中期攻堅取得實效。縣上重點圍繞蜂、藥、茶、菌、畜五個“百千萬”貧困戶產業發展規劃,即實施100個村1000戶貧困家庭養殖中蜂3萬箱;實施100個村3000戶貧困家庭栽培食用菌1500萬袋;實施100個村5000戶貧困家庭種植中藥材5萬畝;實施100個村5000戶貧困戶家庭科管林果茶葉10萬畝;實施100個村5000戶貧困家庭畜禽養殖200萬頭(只),促進貧困戶家庭增收超億元,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根據“政府引導、企業領辦、協會運作、貧困戶參與”的思路,鼓勵21家省級涉農企業,372家專業合作社與貧困戶發展訂單農業,做強傳統產業,做大生態產業,真正做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縣信用聯社出臺了《山陽縣農村信用社支持“雙包雙促”扶貧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對18至55周歲之間的“雙包雙促”扶貧對象,單戶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0萬元,同時可享受正常貸款利率下浮15%的優惠條件,貸款期限最長可達5年。同時計劃投入財政支持資金570萬元,安排小額貼息貸款指標6000萬元,解決貧困戶致富缺資金的問題。
創新包扶機制,確保扶貧開發縱深推進
今年以來,山陽縣不斷創新包扶機制,按照“縣委牽頭、政府主導、部門包抓、鎮村主抓、群眾主體”的工作要求,進一步落實“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工作團、部門駐村工作隊及鎮村包扶工作職責。實行縣委、縣政府每半年召開一次現場推進會;縣“雙包雙促”扶貧攻堅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成員單位會議;各工作團每月召開一次包扶工作交賬會,強化對“雙包雙促”工作領導和任務的落實。按照“多個渠道進水、一個龍頭出水”和各炒一盤菜、公辦一桌席的思路,加大項目資金整合力度。今年以來,整合各類項目1279個,落實各類資金1.27億元,有效解決了投入不足的問題。該縣建立了縣委、縣政府督查室與縣“雙包雙促”辦公室聯合督查制度,堅持每季度組織1次聯合督查,并將督查結果全縣通報。縣上將“雙包雙促”示范點建設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半年、年終組織對包扶部門、單位和包扶干部進行全面考核,確保“雙包雙促”取得實效,確保扶貧開發縱深推進。(李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