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柯遵印 孫傳卿)今年以來,商南縣按照“落實、統籌、創新”的工作思路,抓重點、攻難點、樹亮點,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上水平、創特色。'
以落實“五項制度”為重點,夯實基層基礎,成立2個工作隊,明確10名縣委常委每人包抓一個鎮辦,先后6次進行全員培訓、督查落實、明察暗訪、跟蹤推進。選優配強基層班子,選派124名“第一書記”駐村(社區)開展幫扶工作,圓滿完成124個村(社區)“兩委”換屆,新選配的“兩委”班子結構得到優化。強化激勵保障,按照村(社區)5000元、每名黨員100元標準落實工作經費,黨建經費由2014年的210.6萬元增長到314.4萬元;將村“兩委”主要干部的報酬待遇由1.1萬元提高到2.1萬元,縣財政每年增加支出690萬元。
以創新為動力,破解工作難題。推行黨建責任清單制度,破解責任落實難。將各級黨組織書記的黨建責任,細化分解為黨員干部管理、基層組織建設等5大項32小項,實行臺賬管理,通過制定亮曬清單、實施過程跟蹤、嚴格進度督查、百分量化評比等方式傳導壓力,夯實黨建工作責任。成立黨員管理服務中心,破解流動黨員管理難。建立黨員管理服務中心,鎮辦設立服務站,落實專人負責,通過服務窗口和網絡信息兩大平臺服務黨員。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每月給流動黨員打一次電話,共通話1320次,溝通了解情況,發送黨建要聞、商南要情、鎮村動態等信息8000余條,帶動剩余勞動力就業500余人;221名流動黨員在異地按時向所在黨組織繳納黨費,發回思想匯報、致富信息等1235份。流動黨員通過網絡平臺過上了正常組織生活,實現人在外、心在黨,流動不流失、離家不離黨。深化“廣場問政”活動,破解作風頑疾根治難。創新和深化廣場問政,與人大代表視察、質詢和政協委員咨詢相結合,推進廣場問政法治化、規范化。今年開展問政108場次,解決領導關切、群眾關心、社會關注事項872件,“不作為”“亂作為”等作風頑疾得到有效治理,干部作風明顯好轉。
以“三創三優”為抓手,激發基層活力。在扎實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同時,開展了以“創新、創業、創先,爭創優秀黨組織、爭當優秀領導干部、爭做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三創三優”活動。創新,就是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推進新常態下各方面工作;創業,就是支持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形成全民創業的良好氛圍;創先,就是在各單位和黨員干部中,比擔當、比奉獻,爭當先鋒樹標桿,打造一批工作亮點,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在農村推行了黨員劃區建戶定員“215”網格化管理,劃分富民和諧“兩大責任區”314個,創建黨員中心戶1093個,確定“五大員”3721個,聯系群眾59063戶,組織黨員進社區開展公益活動130場次。在非公企業開展“四聯四促四提升”活動,設立了10個“鎮辦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指導站”,新建柏倫工貿等3個黨支部,規范提升了秦東集團等5個黨支部。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三亮三比三促”活動,構筑為民服務新機制,形成了樹標桿、學先進、比貢獻的新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