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節能減碳工作回眸
齊莉萍 段寶成
“節能有道,節儉有德”“低碳生活,生態宜居”,6月13日至19日舉行的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使節能減碳的意識深深植入我市城鄉居民的腦海里,也將節能低碳宣傳“五進”活動持續推向縱深,為推進節能減碳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有力助推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夯實責任抓節能
為了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我市多措并舉推動節能減碳工作。召開年度全市節能減碳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表彰先進集體,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各縣區和相關部門均成立工作機構,層層細化分解任務。實行省市“兩考結合”的節能考核新機制,進一步強化節能工作季報制度、節能形勢季度分析預警制度、能源消費月監督三聯審制度,對節能工作進展緩慢、節能措施落實不力的縣區和部門給予通報或預警,對能源消費增長較快、影響全市節能減碳目標任務完成的縣區和部門,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與高耗能項目階段性、區域性限批。強化監督檢查,先后組織了重點用能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燃煤鍋爐節能檢測、節能專項監察等18次專項檢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組織開展年度節能宣傳周暨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以及低碳綠色繞城騎行、節能宣傳“五進”、節能減碳網絡有獎征文、節能減碳助推經濟發展電視訪談、“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市·打造商洛經濟升級版”“知名網友進商洛·走進循環經濟”“循環經濟趕國考”等一系列活動,制作主題宣傳展板300塊,播放電視訪談錄11期、電視公益廣告3000多期(次),發送公益短信10萬條,發放宣傳資料8.5萬份,編發各類節能信息450余條,刊登節能信息調研25期(篇)。
加強投入促技改
面對投入有限、資金短缺的實際困難,我市加大市級財政資金對科技支撐項目的傾斜力度,積極爭取中省節能、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資金扶持,全力推進納入縣區考核的42個節能、循環經濟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陜西鋅業公司、陜西豐源公司等20家工業企業相繼實施了節能技改項目,年節約標煤4萬噸以上,工業余熱余壓發電量達到9560萬千瓦時。商南朝陽馨苑地源熱泵、山陽濱河家居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商洛堯柏龍橋水泥節能脫硝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建成。全市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5365輛,72家無手續磚瓦廠正在逐步關閉,淘汰高耗能設備196臺套,淘汰市造紙廠、洛南保安文峪福利造紙廠落后生產線2條、產能2.7萬噸,改造落后燃煤鍋爐63家。建成330kV商洛第三電源、110千伏鳳鎮線、商州黑龍口35千伏增容改造、新一輪農網改造等工程,建成投運110kV主變1臺,改造投運35kV主變4臺。申報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4個57.36萬㎡,申報綠色建筑項目3個26.3萬㎡,新增地熱資源利用面積41.63萬㎡。年度新建大型沼氣工程6個、改造油氣站10個,改造安裝節能路燈2153盞。全市建成和在建光伏發電累計裝機100MW,年可發電1.25億千瓦時。商州至丹鳳長輸管線全線貫通,鋪設燃氣管道42.1公里。新增小水電裝機容量3910千瓦,累計發電量12079萬度。
全面監管不放松
在多管齊下狠抓技術措施節能的同時,加強工業、建筑、交通、商貿和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用能管控。對全市40戶年能耗2000噸標煤以上的用能企業實行市、縣區分級管理,積極推進納入萬家企業名單的12戶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堯柏龍橋、堯柏秀山、商洛煉鋅廠建成在線監測接入系統。申報新墻材示范企業2家,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率、縣區“禁實”達到100%,建筑節能施工達標率達到93%以上,綠建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5.14%。加強機關水、電、車輛等節能管理,全市公共機構油耗、水耗、電耗分別較上年下降3%,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同比下降2.4%。拆除機關燃煤鍋爐30余臺,機關辦公設備和公用設施采用高效節能產品政府采購率達到100%;積極開展綠色飯店(超市)活動,完成了二手車交易市場升級改造、再生資源集散市場和分揀中心項目建設;倡導使用環保性購物袋,銷售節能家電8.7萬臺;強化酒店、商場、公共場所室內空調溫度限額檢查,根據季節時令合理調整照明時間;更新老舊營運出租汽車266輛,營運燃氣車達355輛,全市營運客車單位能耗同比下降1.02%,二氧化碳排放較2013年分別下降1.13%和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