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第25個全國土地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聽取國土資源工作匯報,進行系統調研,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特別對耕地保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依法依規做好耕地占補平衡,規范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要必須站在歷史和全局高度,毫不動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按照嚴守底線、調整結構、深化改革的思路,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效率,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李克強總理強調,糧食安全的根基在耕地,守住耕地紅線要多管齊下。中央領導的重要講話和指示,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新時期國土資源工作的重大關切和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我們一定要用中央的新要求、新規定來統一思想認識和指導工作實踐,堅決依法依規做好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
嚴防死守耕地保護紅線
要嚴守耕地數量紅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切實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食為政先,地為糧本,18億畝耕地紅線必須嚴防死守,沒有一點點討價還價的余地,要像保護文物,甚至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強對耕地占補平衡的監管,堅決防止耕地占補平衡中出現的補充數量不到位、補充質量不到位問題,堅決防止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的現象。18億畝是耕地保護紅線,保護耕地是根本。因此,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要把“堅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糧食戰略安全”放到首位,把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到實處。
要嚴守耕地質量紅線。積極推動國土的高標準基本農田、農業的現代農業園區、水利的農田水利建設、財政的農業綜合開發等在耕地建設方面相關資金的整合,集中力量共同提高耕地質量。嚴格耕地占補平衡審查,將補充數量、質量相當的耕地作為通過用地審批的必備條件。
要嚴守城鎮建設邊界紅線。要按照“發展規劃定空間,土地規劃定規模,城市規劃定布局”的思路,嚴格控制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把城市發展邊界確定下來,圍繞城市周邊確定永久性基本農田。
要嚴守生態安全紅線。習近平總書記講,環境保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國土資源先破壞后修復的路子同樣走不通。要圍繞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目標,統籌安排城鄉各類用地,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礦產資源開發要以不損壞植被、不造成水土流失、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科學制定并嚴格執行礦產開發利用方案,綜合運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礦廢棄地復墾、礦業用地方式改革等政策手段,全面推進礦區土地復墾利用,改善礦區生態環境。
強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發展是硬道理,節約是大戰略。節約集約是強化耕地保護、緩解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確保經濟社會科學持續發展的戰略抉擇。我們必須學會從節約中要增量、從集約中要效益,把節約集約基本國策落到實處。要加大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作力度,推動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切實扭轉粗放利用的局面,把有限的資源管好、用好、用出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優化資源開發利用格局,按照“空間劃開、時序錯開、急需先上、扶優扶強、限小治亂、綜合利用、合理避讓”的原則,加強統一規劃、統一實施,全面提高綜合利用效率。要嚴控新增建設用地,將有限的增量指標用在事關全局的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重大產業化項目等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要全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進一步加大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力度,加大閑置用地處置力度,加大低效用地再開發力度,強化工業園區用地內部挖潛,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鼓勵企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符合城鄉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經批準工業用地開發地下空間或增加地上建筑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出讓價款,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對原有用地經依法批準提高容積率或改變土地用途的,可按新的規劃條件重新評估,補繳土地出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