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關鍵少數”
陜西省2014年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出爐后,商洛人心里有一種沖動:“同樣處在大山中的寶雞市鳳縣能入列十強縣,商洛為什么就不能出個十強縣?”
“商洛有優勢,但干部缺乏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和魄力。”市委組織部一位干部說,特別是洛南縣縣委書記、縣長接連被查處,一些原來就不敢干、不會干、不愿干的干部似乎更有了借口。 “實現大發展、大突破,沒有一支敢于擔當、任勞任怨、勤政廉潔的干部隊伍不行。”市委書記胡潤澤說,全市要在解放思想中強化落實,在敢于擔當中促進落實,在轉變作風中狠抓落實,以大落實推動大發展。
針對一些干部庸懶散軟、為官不為、廉而不勤的問題, 商洛市進行專項整治,專項整治執行政令不堅決、履行職責不到位、推諉扯皮不擔當、方法粗糙不耐煩等懶政問題;整治工作不在狀態、人在心不在和在崗不干事等懈怠問題;整治應辦理不辦理、應答復不答復、應公開不公開,以及不給好處不辦事和辦事不公等不作為問題。
去年以來,商洛市在全市推廣商南縣“廣場問政”的做法,六縣一區陸續開展 “百姓問政”活動230場次,對部門單位“一把手”公開問政1060人次,有的干部被當場免職下課,大大增強了各級干部的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大力整治機關單位和服務窗口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市開展“三難”專項整治行動,同時,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城鄉低保、保障性住房等六項重點民生政策全面進行大核查,逐鎮、逐村、逐組、逐戶進行地毯式排查,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挪用、套取、貪污民生資金等重大典型案件,取消了一批不符合城鄉低保和高齡補貼對象的“錯保”和“人情保”,使各項民生政策不縮水、不走樣,公平公正、切切實實惠及群眾。
一次次學習、一項項制度,一場場問政,使干部隊伍精神煥發,正氣高揚。為改革發展注入活力。2014年以來,商洛1022個市縣包扶部門單位結對包扶貧困村979個,3.34萬名干部職工結對包扶貧困戶7.39萬戶,包扶干部共為貧困戶辦實事9.23萬件。干部既是發展的領跑人,又是重要的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