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王尚鋒)1月4日,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2014年,全市發展改革工作圍繞“規劃引領、項目帶動、改革推進、綜合協調”四大職能,抓重點、克難點,發展改革工作成效顯著,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規劃引領兩大板塊協調發展,新興產業填補多項空白。編制完成“一體兩翼”地區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以山陽、商南、鎮安、柞水為主體的生態旅游秦嶺國家中央公園《規劃》,板塊發展的規劃體系逐步引領區域發展新格局。著力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示范引領,阿童木桁架式工業機器人項目、2萬輛新能源汽車整裝項目、歐諾公司20MW光伏農業大棚、上善功信公司電子商務和物聯網研發、“三網合一”集成器、高端飲用水富氫水等項目建成并試運行,填補我市乃至全省裝備制造、光伏農業、電子商務、電子信息、高端水產業等新興產業空白。
循環經濟發展體系初具雛形,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初步建成光伏全產業鏈、鋅冶煉及綜合利用、尾礦綜合利用等循環產業重點項目40個,建立了產業延伸、綜合利用的循環工業體系和以種養、加工、綜合利用為鏈接的循環農業體系,以及以生態旅游、現代物流、商貿服務、特色文化為主的服務業發展體系,以公共節能、綜合利用為主的社會層面循環體系,企業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融合、資源循環式利用、區域循環式開發的循環發展格局正在形成。我市又被批準確定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市,成為全省首個入圍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工程地級市。嚴格生態環境和水源地水質保護,加大丹江流域綜合治理,確保南水北調中線水質達標,順利實現“一江清水供京津”目標。
光伏發電產業發展迅猛,科技研發體系不斷健全。出臺了全省第一個支持光伏發電意見,建成全省首個太陽能光伏發電體驗中心,首個分布式發電管理服務平臺正在籌建中。圍繞硅石全產業鏈開發策劃和實施一大批光伏產業項目,全市在建和建成光伏發電項目累計裝機達到100兆瓦,商洛已成為全省重點支持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重點示范區。市材料科學工程院步入正常運轉軌道,院士專家工作站、省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及新能源、新材料等11個中心掛牌,組建了陜西省黃姜皂素工程研究中心。加大與西安交大、中研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聯系對接,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前景好的合作項目落地建設。
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開放型經濟發展格局形成。將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點,強化放管結合,全年取消下放行政審批項目93項,其中投資審批權5項,同時承接省上投資審批權14項。強力推進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國資國企改革、醫改、民用水電價改革、園區創新發展等改革工作進展順利。主動參與市政府組織的西洽會暨絲博會、循博會等各類招商活動,吸引了一批新興產業項目落地。依托絲路經濟帶,著力打造商于古道文化景區,棣花文化旅游核心區開園迎客;山陽中德產業園中外合資汽車液壓缸項目成功落地;商南返鄉科技創業園3家企業產品遠銷韓國;商丹園區和商南縣創建省級出口示范基地工作基本完成,全市開放開發經濟新格局初步形成。
民生保障持續改善,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實施民生基本建設類項目1171個,完工率達到80%,十大領域民生工程投入資金達135.3億元,全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積極落實中省各項惠民政策,協助爭取棚戶區改造貸款35.6億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51萬套,建設集中移民安置點112個,搬遷1.6萬戶。突出“政策、產業、技能、信心、信息”扶貧,精準施策,包村扶貧成效顯著。“五件大事”、八大工程全部開工,進展順利,市級16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60億元,全年爭取各類扶持資金逾14億元。西武客專、山柞高速、鎮安抽水蓄能電站已爭取列入中省市年度計劃,同時有望列入“十三五”規劃。秦嶺丹鳳飛行小鎮、電子商務、繽紛養老產業園等前期項目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