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循環發展意識 發揮示范引導作用
盡管循環發展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引領、推進作用,但仍存在困難和問題:一是循環發展意識不強。全市上下對循環發展的認識有待提高,循環發展理念不強,企業自愿發展循環經濟的內生動力不明顯,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合力不強,工作氛圍不濃。二是激勵政策有待加強。我市以資源(尾礦)綜合利用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項目社會效益突出、經濟效益不高,加之各級用于引導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資金較少,企業循環發展的積極性不高,示范引導作用不明顯。三是創建工作亟待加強。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機構人員有待加強,部門配合不夠緊密,縣區、園區、企業、產業間進展不平衡,統計評價、考核獎懲體系不健全,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投入引進機制不完善,社會層面的循環發展相對薄弱等等,都與國省要求有較大差距。
加快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步伐
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商洛實際向中省和全市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是應對新常態新形勢,加快轉型升級,打造商洛經濟升級版,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的根本途徑,必須集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強力推進各項創建工作,確保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硬件建設務必過硬。逐一落實創建方案確定的四大類197個循環重點項目的建設主體和“五個一”包抓制度,力爭按期建成發揮效益;全面推進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接循環化、廢物處理資源化四化同步發展,構建較為完善的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以及社會層面循環發展四大循環體系;加快推進循環型園區、循環型企業、循環經濟示范社區(鎮村)及生態示范縣、示范鎮(村)創建活動,確保實現提高資源產出率、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建立循環支撐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四大目標,打造特色鮮明的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軟件服務務必跟進。廣泛宣傳循環發展基本知識,教育廣大干部群眾和企業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使循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都是循環發展參與者”的良好局面;完善統計考核體系,及時掌握74項指標實際情況,健全統計指標體系,完善考核獎懲辦法,確保所有指標都能達到預期目標;強化示范引導,盡快研究制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村鎮、社區、企業認定辦法,扎實推進示范認定工作;在不同層面樹立循環發展典型,示范引導循環經濟創建工作;各級政府要主動服務循環發展,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積極爭取中省的支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循環發展注入活力。
科技創新務必突破。要著力在提升循環發展質量效益,發揮對經濟社會主導支撐作用上下功夫,加大研發和創新工作。采用各種鼓勵和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建立高素質的循環經濟和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整合商洛市材料科學研究院、中國尾礦技術商洛研發中心等資源,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平臺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強化交流合作,推進共性技術研發,著力破解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難題;設立技術創新基金,重點扶持釩、鉬、鐵、金等資源綜合利用關鍵工藝技術攻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引導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鼓勵科技人員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提高企業競爭力。
激勵保障務必有力。盡快組建各級創建機構,安排必要經費,配備相應設備,確保創建機構高效運轉;縣區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履行各自職責,切實加強溝通協作,定期互通信息,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真正形成“理念隨著循環變,產業隨著循環轉,工作隨著循環干,社會隨著循環建”的強大工作合力;嚴格考核獎懲,將創建工作納入縣區和部門年度考核范疇,列入政府督辦事項,逐級分解落實任務,定期督查督辦,嚴格兌現獎懲,對完成任務的給予表彰獎勵,對貢獻突出的優先提拔重用,對推諉扯皮、措施不力、目標任務有欠賬的通報批評和約談;加大資金扶持,在積極爭取國省資金支持的同時,建立專項資金增長機制,足額落實市縣循環發展、尾礦利用、節能等專項資金,引導循環經濟產業快速發展;強化政策保障,健全環境資源價格體系,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擴大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減免范圍,建立信貸“綠色通道”,支持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