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0月23日電 (岳依桐 陳選斌)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3日在成都舉行“決勝‘十四五’續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全曉鋒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四川農民工轉移就業規模達262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5681億元;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250.5萬人,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138萬人,帶動就業267萬人。
圖為發布會現場。陳選斌 攝據了解,促進農民工、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四川多措并舉,取得系列成效。
在政策支持方面,四川系統構建覆蓋各類主體、貫穿就業全過程的政策支持體系。對有組織勞務輸出成效顯著的工作機構給予獎補;對吸納就業的企業,落實稅收減免、擔保貸款、社保補貼等政策;對跨區域就業人員發放交通補助;對自主創業者提供稅收優惠、創業補貼和金融支持;對公益性崗位安置的,落實崗位補貼等;對參加技能培訓的勞動者,給予培訓補貼和生活費補助,全面減輕就業創業負擔。
在拓寬就業渠道方面,四川推動外出就業與就近就業雙向發力。一方面,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健全有組織勞務輸出機制,依托遍布全國的1125個駐外農民工服務站,為省外就業的1053萬農民工提供全程保障。另一方面,大力挖掘省內就業潛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吸納就業,在重點工程項目中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建成縣鄉村三級勞務服務體系并推廣“蜀我·會找活”用工平臺促進精準匹配,同時完善返鄉創業服務體系帶動就業。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570萬農民工在省內實現穩定就業。
在實施技能賦能方面,四川提升就業質量與市場競爭力。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大規模開展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十四五”期間累計培訓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131萬人、脫貧人口35萬人,落實培訓補貼15億元。同時,著力打造“川字號”勞務品牌,培育了岳池輸變電工、自貢彩燈工匠等60個特色勞務品牌,帶動就業500萬人,從業人員收入顯著高于普通行業水平。
在優化公共服務方面,四川大力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向基層延伸,全省已建成零工市場(驛站)843家。持續開展“春風行動”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累計舉辦各類招聘2.8萬場,發布崗位信息1800萬個。創新開展“點對點、一站式”返鄉返崗直達運輸服務,切實解決務工人員出行難題。
在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方面,四川對脫貧人口實施優先組織外出、優先吸納就業、優先穩崗保障、優先兜底安置,通過開展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確保脫貧人口就業規模穩步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