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巴彥淖爾10月21日電 題:“螨蟲戰隊”的七年攻堅:職教教師“以蟲治蟲”助農記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這不是農藥,是2000頭植綏螨,專吃白粉虱和二斑葉螨?!痹趦让晒虐^市一處番茄溫室里,劉俊清捏起細管輕輕一抖,芝麻粒大的“灰粉”落在番茄葉背。7天后,原本黃板密布、藥味嗆鼻的溫室里,害蟲蹤跡漸無,新葉舒展生長。
這看似神奇的“以蟲治蟲”技術,是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劉俊清帶著他的“螨蟲戰隊”7年攻關的成果。
圖為劉俊清團隊測定植綏螨功能反應?!●R宏偉供圖田間難題催生科研初心
故事始于7年前那片枯黃色的茄子葉。2018年7月,家鄉的茄子地像是被烈火炙烤,劉俊清蹲在地頭,撕開卷曲的葉片,背面密密麻麻爬滿了不足0.5毫米的紅色“砂?!薄t蜘蛛。
“俊清,這紅蜘蛛一打藥就死,3天后又冒頭,幾畝茄子要白種了,你教書這么多年,書上有辦法嗎?”發小趙明焦急地詢問。
紅蜘蛛10天就能讓一畝茄子減產一半,是農戶的心頭大患,而生物圈中再厲害的害蟲都有天敵。從那天起,劉俊清下定決心要找到紅蜘蛛的“天敵”。
從此,校園到農田的水泥路上,總能看到劉俊清騎車的身影。晨曦微露時,他已蹲在田間,放大鏡貼著作物葉背仔細觀察,番茄、豆角、枸杞、向日葵,一種種作物排查,一蹲就是兩小時?!坝洸磺迮芰硕嗌偬?、采了多少標本,只記得包里的玻璃瓶一路‘咣當’響?!眲⒖∏寤貞浀?。
圖為科研人員在枸杞基地投放植綏螨防治枸杞癭螨。馬宏偉供圖攻堅克難培育“天敵部隊”
2019年7月,紅蜘蛛再次肆虐,劉俊清在一片番茄地里發現了奇跡——幾株番茄葉片依舊翠綠,并未被紅蜘蛛侵害。他迅速采集葉片帶回實驗室,在顯微鏡下,一只肉眼幾乎看不見的“小黑點”正咬住紅蜘蛛幼螨。這個卵圓形身體、螯肢像鐮刀的小家伙,經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鑒定為植綏螨,“一只雌螨一生能消滅500只紅蜘蛛”。
隨著喜訊傳來,新的難題接踵而至:如何讓植綏螨批量繁殖?“植綏螨對溫濕度、光照和食物要求極高?!眲⒖∏迓撓蹈咝:涂蒲性核埥?,得到的答復是飼料配方成本太高,無法規?;茝V,而普通飼養箱要么潮濕導致植綏螨“跳水自殺”,要么通風不良影響存活。
“沒有現成的辦法,就自己摸索。”劉俊清把課余時間全泡在實驗室,調飼料配方、改飼養箱,手里的量杯換成了鉗子電鉆。家人心疼他,外界的質疑聲也不斷傳來:“職高老師好好教書就行,搞什么科研?”“小縣城實驗室還想繁殖植綏螨?”
面對質疑,劉俊清不做辯解,把疑問寫進實驗記錄,繼續埋頭調試溫濕度、記錄數據。學校給予他全力支持,修建新實驗室,配齊顯微鏡、恒溫箱等設備,校長親自督工保障科研條件。
經過上百次試驗,劉俊清用麩皮、酵母等食材調配出低成本飼料,先培育植綏螨愛吃的甜果螨,再用甜果螨喂養植綏螨;他改造的飼養箱鋪設管道打孔,PVC管搭建的飼養架能容納上萬只螨蟲,這套“集體宿舍”還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那段時間,我和學生守著培養箱觀測,困得腦袋一靠顯微鏡就打呼嚕。”劉俊清說。
圖為用無人機在向日葵地投放植綏螨?!●R宏偉供圖田間應用書寫助農答卷
“科研成果只有用到田里,才能幫農戶增收。”劉俊清帶著植綏螨走進試驗田,把課堂、實驗室、實驗田串聯成教學科研流程圖:清晨6點鐘進棚測溫度、數紅蜘蛛基數;8點鐘回校給學生上專業課;10點鐘把植綏螨及其“宿舍”撒到葉片上;19點時在實驗室記錄蟲口密度。這樣的節奏,他和學生堅持了一個月。
試驗數據令人振奮:投放植綏螨后,番茄紅蜘蛛蟲口密度下降91.7%,農藥使用量減少4次,每畝節本420元,單產提高12.4%,糖度增加1.3度?!安挥么蛩帲卟四苜N綠色標簽,賣價自然高了?!狈N植戶張愛和說。
如今,該項目獲評“河套英才·鄉村振興人才扶持計劃項目”,飼養技術擁有國家專利,進入大規模推廣期。在烏拉特前旗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擴繁室里,已培育新小皺新小綏螨近一億頭。
在輔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時,劉俊清的PPT最后一頁,是植綏螨捕食紅蜘蛛的照片:一只植綏螨用螯肢刺穿紅蜘蛛腹部,像騎士用長矛擊敗惡龍。他配文寫道:“再微小的天敵,也能撬動一場生態革命;再普通的老師,也能把牽掛寫進大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