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0萬!截至5月7日,今年以來經橫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32%,較去年提前46天,創口岸開通以來最快紀錄。
今年,在“一周一行”“一簽多行”“澳車北上”等惠澳政策帶動下,澳門出入境客流持續高位運行,通關量屢創新高。其中,橫琴口岸按年增幅最大,折射出琴澳兩地聯系的日益緊密。“澳門+橫琴”,跑出加速度,正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澳門特區政府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澳琴以“一家人”觀念、“一句話”溝通、“一體化”合作為宗旨,積極參與、全力支持通關口岸合作創新發展和通關便利化工作,推動開放創新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邁進,為持續深化粵澳合作、提升琴澳一體化水平貢獻力量。
硬聯通
“絲滑”通關以秒計
“通關‘絲滑’,省時省力,幾乎‘無感’。”近來,澳門居民嚴女士每周都要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看牙,駕車從位于澳門半島的家中出發,到躺在橫琴醫院的治療椅上,僅用半小時。
隨著琴澳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增加,會展、文化體育產業持續發展,以及澳門輕軌橫琴線開通,橫琴口岸通關需求持續增強。“我們緊盯擴能、提速,目標就是要提升通關效率和便捷程度。”澳門特區政府治安警察局副局長伍素萍說。
2024年3月18日15時起,橫琴口岸客貨車聯合一站式30條車道全面啟用。車道采用粵澳聯合一站式系統,實行車輛“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橫琴海關等粵澳5家聯檢單位在同一通道、同一平臺上通過“一次采集、分別處置、聯合驗放”,真正實現車輛一次查驗即可完成兩地通關,有效簡化通關手續。“客貨車平均通關時間大幅縮短到100秒,提升了旅客出行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伍素萍說。
“即便有隨車人員,通關也很快捷,不用再繞行旅檢大廳。”嚴女士說。2024年4月9日,橫琴口岸客貨車通道隨車人員驗放廳正式啟用,出、入境方向各設有8條合作快捷查驗通道和3條人工通道,實施24小時通關,旅客使用合作快捷查驗通道平均通關時間為20秒。
便利快捷的不僅僅是橫琴口岸,澳門共有8個常規出入境口岸,“以青茂口岸為例,約有2000名居住在珠海、上學在澳門的跨境學生經此往返澳珠,治安警察局就在上下學特定時間開設‘學生專用通道’。”伍素萍說,青茂口岸采用合作查驗模式,24小時開放,服務周邊居民生活區,讓通勤族平均僅需20秒就能“絲滑”通關。
前瞻性的“硬聯通”與時俱進,為人員往來提供高度便利。
“如果不開車,我就用‘刷眼’通關,不僅快捷,‘非接觸式’還更衛生。”嚴女士說。記者了解到,自2023年10月澳門傳統自助通道推出虹膜通關服務以來,已有30萬澳門居民登記使用,截至今年6月底,使用人次累計超過1721萬,使用率占澳門居民經傳統自助通道通關人次的42%,另外,6月11日起虹膜通關適用對象擴展至香港永久性居民,短短一個月已有近10萬人登記使用,今年會再增加虹膜自助通道并擴展適用對象。
6月底,琴澳口岸合作創新發展和通關便利化工作專責小組舉行第一次會議,研究協商橫琴口岸旅檢通道免出示證件通關等一系列便利化新措施,進一步回應通關便利化需求。
“澳門大學新型智能化口岸、橫琴口岸候機樓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的重要項目,將有力促進澳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琴澳一體化發展,未來可期。”澳門特區政府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說。
軟聯通
琴澳一體化發展添活力
6月下旬,《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發展規劃(2025—2029年)》(以下簡稱“產業規劃”)印發,受到不少澳門居民關注。
“以產業為紐帶,能進一步落實‘澳門+橫琴’新定位,切實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已在橫琴注冊科技公司的吳先生認為,產業規劃多措并舉,有助于破解實體經濟發展不充分等難點問題。
“不斷出臺的新政策,是‘澳門+橫琴’的黏合劑。產業規劃明確構建‘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產業聯動發展新模式,切中了要害。”關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張女士說,澳門在促進中國同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中發揮著重要平臺作用,有利于整合國際資源,橫琴立足大灣區,輻射全國大市場,產業聯動發展可以幫助內地企業更好走出去,服務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合作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1—5月,合作區企業累計開票金額同比增長15.91%,開票戶數同比增長5.94%。制造業、信息軟件服務業、金融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業累計開票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3.37%、37.88%、9.95%、25.52%,顯示合作區“四新”產業活力持續迸發,創新主體活躍度較高。
“軟聯通”,不僅促進琴澳產業聯動發展,更便利居民生活。“澳門醫療券的使用范圍已擴大至合作區。”澳門中醫羅先生說,澳門居民的醫療福利延伸到橫琴,對在橫琴上學的孩子、養老的長者特別友好方便,還能引導更多澳門醫生把診所開進合作區。
“即將到來的新學年,我們將開辦幼一至小三年級,招生人數擴展至600多人。”澳門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校長尤端陽說,學校去年9月開課,首期即招收200多名澳門學生。
“我們將與合作區執委會緊密合作,有序推動澳門高校赴合作區辦學,為琴澳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
心聯通
從心向往之到身體力行
“到橫琴發展,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越來越多澳門青年從心向往之到躍躍欲試,進而身體力行。”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副總干事黃滋才說,這種發自內心的融入正從創業青年逐步延伸至大學生甚至中學生。成立僅兩年,中心已累計開展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700多個項目,覆蓋青年群體超過12萬人次。
“今年,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推出新政策,進一步點燃了澳門青年到廣闊天地發展的熱情。”黃滋才說。
據悉,澳門特區政府推出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就業計劃,對前往大灣區內地9市及合作區內指定企業就業的35歲或以下高校畢業青年,在其就業期間每月補貼5000澳門元,補貼期最長18個月。同時,“澳門大專學生內地實習計劃”名額新增至520個,完成實習后給予每人津貼5000澳門元,推動青年融入國家發展。
“目前,澳門工聯總會、街坊總會、婦聯總會等主要愛國愛澳社團均已在橫琴成立分支機構,幫助澳門居民解決在日常生活、經濟往來中遇到的問題,為澳門居民營造熟悉的生活環境,從而更好地融入橫琴。”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李從正說,這正是澳門社團的優勢所在。
“‘心聯通’是所有工作的落腳點,我們將為在合作區居住、學習、就業和營商的澳門居民,以及有意到合作區發展、居住的澳門居民,講解宣傳兩地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不久前,“澳琴普法義工團”成立,來自澳琴兩地13個社團的首批68名團員充滿熱情。
澳門特區政府法務局副局長邱顯哲期望,“澳琴普法義工團”深植澳琴社區,做好兩地之間的橋梁紐帶,以前瞻視野和務實創新思維推進各項普法工作。同時,講好“澳門+橫琴”故事,共同為建設澳琴居民的美好新家園發揮力量,“隨著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全面提速,圍繞‘澳門+橫琴’的新定位,琴澳一體化發展正進入新階段”。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