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三亞2月22日電 題:蘇少洪代表:依托非遺傳承 帶領黎鄉振興
作者 張月和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三亞博后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少洪正為第三次參加全國兩會做準備。他近日受訪時說,今年兩會期間,作為海南團全國人大代表,他將聚焦黎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海南鄉村中的傳承議題。
文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
黎族是世居海南的少數民族之一。“黎”作為今天黎族的族稱,最早見于中國唐代后期文獻。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黎族形成了以船型屋、黎錦、打柴舞等為代表的特色文化。2024年12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此,蘇少洪圍繞如何將黎族文化與鄉村振興融合,讓民宿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博后村更具特色進行了思考。
圖為三亞博后村濕地公園景色宜人,風格各異的民宿掩映在椰林中。張月和 攝據蘇少洪介紹,博后村是一個有3800多人的黎族聚居村莊,面積約8500畝,緊鄰三亞市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每逢旅游旺季,經過博后村村口前往亞龍灣度假的車輛眾多。而村民以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粗放型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收入微薄。
“70后”蘇少洪年輕時曾參軍,1999年退役后在三亞的酒店業從事旅游服務工作,見證了三亞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當選博后村黨總支部書記后,蘇少洪決定從整治環境做起,將龐大的客流量引入村莊。
民宿產業帶動村民增收
2017年,博后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先后完成雨水和污水管道鋪設、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改造,并建設游客中心、濕地公園等配套工程。借此契機,蘇少洪帶領村民們發展起了民宿產業。
2月19日,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三亞博后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少洪(右一)走訪村中民宿,了解近期經營情況。張月和 攝“民宿興起后,很多游客第一次來博后村都很驚訝,覺得我們村子很漂亮。有了舒適的居住體驗后,不少游客都成了回頭客。”在博后村長大、現在經營著“鄉遇拾光”民宿的符嫦城說,遇到旅游高峰期,村里大多民宿都是滿房狀態。
一些游客體驗過后,看好博后村民宿產業的發展前景,便租賃村民的閑置房屋,將其改造為特色民宿。走在博后村中可以看到,路面干凈整潔、公園花盛水清,或清新簡約、或復古幽靜的民宿院落掩映在椰林中,游客們閑庭散步,怡然自得。
“博后村現有特色民宿74家,客房2000多間,是海南規模最大的民宿村之一。”蘇少洪說,民宿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博后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7400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24年的31000元,博后村也成為三亞首個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千萬元的行政村。
吸引學子返回黎鄉創業
“來博后村的游客越來越多,其中不少人都對本地文化感興趣,比如黎族的飲食、服飾,以及通過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制作的黎錦。”蘇少洪說,今年春節假期,村里組織了多場黎錦文創、椰雕作品等的展示活動,黎族竹竿舞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蘇少洪將提出建議,組織專家深入挖掘黎族文化進行展陳,讓黎族文化為更多人所知曉。
圖為三亞博后村一民宿內景。張月和 攝從改善基礎設施到構建產業模式,再到傳統文化得到重視并煥發新活力,蘇少洪認為,鄉村振興最重要的還是人的發展與進步。
記者注意到,博后村村委會的宣傳欄公布了2024年博后村高考錄取學生名單。“要教育好下一代,知識改變命運。”蘇少洪說,家鄉發展越來越好,也希望有更多大學生返鄉,為博后村發展帶來新想法。
【記者手記:把鄉村旅游做精做深】
忙碌,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三亞博后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少洪的工作常態。此次采訪,我們在約定時間到達蘇少洪的辦公室,他正接待幾名前來調研的大學生。他說,大學生們來了解鄉村旅游的發展情況,大多是慕名而來,沒有提前約定過。“年輕人愿意關注鄉村發展總是值得鼓勵的。”蘇少洪每次都會耐心向他們講述博后村的故事。
采訪期間,蘇少洪的電話時常響起。大到赴京參加兩會期間村里的工作安排,小到村口的宣傳告示牌掉落需要維修,蘇少洪事無巨細地囑咐著。
最讓蘇少洪高興的是村民發生的變化。過去,村里動員村民把自家占用的公共區域讓出來時,幾乎沒人理解,蘇少洪只能一家家游說,告訴村民改善環境、發展產業才是正確的致富路。他說,現在村民們切身感受到環境好了、游客來了能提高收入,提出要實行新舉措時都愿意試一試。以前村民光腳穿拖鞋,嘴里嚼著檳榔,在村里到處溜達的現象也看不到了。
在多年鄉村振興的基層工作中,蘇少洪看到了農民外出務工但工傷保險認定范圍不明晰的問題;看到了村里更新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驗收卻存在移交慢、維護難等難點堵點問題;還看到了鄉村發展與生態保護產生沖突,亂砍濫伐森林的問題。在深入調查后,他把這些問題帶上全國兩會,得到了重視和解決。
采訪時,碰到村民、游客以及民宿經營人員,蘇少洪常要跟人聊兩句。今年春節后三亞錯峰游比往年紅火,保障安全、做好服務是蘇少洪逢人就會提的事。今年以來,博后村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旅游服務零投訴。離開前,蘇少洪說,把鄉村旅游做精做深,是博后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要義。(作者 張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