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首爾10月23日電 (劉旭 劉思寧)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近日在首爾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聯合國在全球變局中仍肩負促進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使命,并高度評價中國在推動多邊合作和促進全球治理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2025年,聯合國迎來成立80周年。潘基文表示,聯合國走過的80年歷程,是人類不斷追求和平、發展與尊嚴的歷程。自1945年成立以來,聯合國在推動去殖民化、促進人權進步、保障國際和平與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成就。數十個國家從殖民統治中獲得獨立,女性權益得到制度性提升,國際司法體系逐步完善。
作為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石,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推動發展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機構長期承擔協調機制、調解爭端與人道援助職能,為國際社會提供重要公共服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難民署等附屬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數億人提供緊急救援和生活保障。潘基文說:“可以說,沒有聯合國,我們今天的世界將更加動蕩不安。”
然而,現實挑戰依然嚴峻。地區戰爭、發展不平衡、氣候惡化與難民危機頻發,多邊機制在部分領域陷入“力不從心”的局面。潘基文坦言:“80年后的世界仍未擺脫沖突陰影。聯合國三大支柱工作‘和平與安全、可持續發展及人權’尚未完全落實”。聯合國今后仍將繼續發揮獨特的協調與橋梁作用,推動各國共同應對跨國挑戰。國際社會在多邊框架下,必將找到新的合作動力與治理模式。
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直是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貢獻者。潘基文在采訪中多次提到中國的建設性領導力。他說,中國先后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與聯合國三大支柱工作相呼應,是對聯合國理念的創新與延伸。這些倡議不僅回應了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訴求,也為全球治理體系注入了新的思想資源。
潘基文說,他曾在飛越中國西北地區時看到綿延數百公里的風力發電機,“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中國的力量”。他表示,中國通過擴大風能、核能等清潔能源使用,為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提供了現實樣本;中國倡導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等多邊合作平臺,已成為補充聯合國發展體系的重要支點。
潘基文說:“作為曾經的聯合國秘書長,我對中國所展現的領導力與責任感深表敬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