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約翰內斯堡10月17日電 當地時間10月16日,中國援建的恩戈羅恩戈羅—倫蓋地質公園博物館項目交接儀式在坦桑尼亞阿魯沙省舉行,中坦兩國政府官員以及當地部落民眾等千余人參加。該項目是中國首個援外地質公園項目。
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陳明健表示,該項目是中國首個援外文化旅游項目,將有力促進坦地質科研和旅游發(fā)展。中方愿同坦深化地質科研和旅游合作,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當地時間10月16日,中國援建的恩戈羅恩戈羅—倫蓋地質公園博物館項目交接儀式在坦桑尼亞阿魯沙省舉行,中坦兩國政府官員以及當地部落民眾等千余人參加。圖為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陳明健向坦桑尼亞總統(tǒng)代表、副總統(tǒng)姆潘戈移交“鑰匙”。(劉帥 攝)姆潘戈感謝中國對坦基礎設施的長期支持,表示中國始終是坦發(fā)展與繁榮道路上的真正朋友。坦愿同中方加強旅游等相關合作,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恩戈羅恩戈羅-倫蓋地質公園是坦桑尼亞首個世界地質公園。此前,卻因基礎設施不足、展示信息欠缺等問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亮“黃牌”,面臨摘牌風險。
圖為中國援建的恩戈羅恩戈羅—倫蓋地質公園博物館項目航拍圖(資料圖)。(劉帥 攝)中國援建恩戈羅恩戈羅—倫蓋地質公園項目于2023年6月啟動,包括技術援助和基礎設施援助兩部分,分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和中鐵二十五局承擔。中鐵二十五局負責基礎設施項目的專業(yè)考察、勘察設計和施工,并兼顧生態(tài)保護與文化融合。團隊在6000平方公里保護區(qū)內,完成博物館主體工程及內部展示系統(tǒng)建設,修建拉托利古人類遺跡保護設施、科普步道、觀景平臺及科考路線標識系統(tǒng),助力公園通過再評估。
據團隊介紹,該博物館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設計靈感源于倫蓋火山,融合中國福建土樓環(huán)形結構、北京天壇祈年殿內庭內廊設計,并飾以非洲部落紋樣,成為中非文化交融的象征。項目建設中秉持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采用光伏發(fā)電、高性能保溫材料等綠色技術,實現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移交后,將以可持續(xù)技術守護地質遺產,推動坦桑尼亞地質科研與旅游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