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稱,沙特阿拉伯發現的可追溯至1.28萬至1.14萬年前的駱駝、瞪羚和其他動物的真實尺寸巖畫,證明了人類曾生活在一個干旱環境。
本項研究在古阿拉伯沙漠一處遺址發現的等比例寫實駱駝巖刻(圖片來自Sahout巖畫和考古項目)。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這些描繪人類在古阿拉伯沙漠生活繁榮景象的巖畫考古研究,還提供了當地淡水資源存在的證據,而淡水資源可能促進了古人類在該地區的擴張。
該論文介紹,人類從2.5萬-2萬年前至1萬年前生活在阿拉伯北部的考古學證據非常有限,當時該地區極為干旱。已知在這一時期,中東的人群成功在各種環境下開始了耕種和畜牧行為。在阿拉伯北部,記載顯示與綠洲相關的人類活動從約1萬年前開始,但那之前的人類活動并不清楚。
本項研究在古阿拉伯沙漠一處遺址發現的巨大巖畫群(圖片來自論文)。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在本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球人類學研究所Maria Guagnin與合作者一起,在沙特阿拉伯北部內夫得沙漠進行考古勘探和挖掘,其研究結果填補了該地區約1.2萬年前的考古記錄空白。他們對這些沉積物的分析顯示,在約1.6萬至1.3萬年前此處是一個干旱環境,其水資源以季節性湖泊的形式不斷增加。這種水資源增加可能曾支持古人類在當地擴張,這也得到了該地區發現的大型巖畫和石制工具的證明。
在古阿拉伯沙漠發現的巨大巖畫包含130幅真實尺寸的雕刻,描繪了駱駝、野山羊、馬、瞪羚和歐洲野牛,有些尺寸有2米多高,另有對駱駝和人類的小型描繪。此外,532個石制工具被發掘,其形狀可能指向與中東同時期文化的文化關聯。論文作者推測認為,可能是同一批人創作了巖畫和石制工具,但目前對此闡釋需持謹慎態度,有待進一步考古證據及研究。
本項研究發掘出土的“埃爾基亞姆”式箭頭,此類石器工具彰顯了遠距離文化間的聯系(圖片來自Sahout巖畫和考古項目)。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論文作者總結指出,雖然現在考古資料很難確定石制工具與巖畫創作者之間的直接關聯,但本項研究的這些新發現表明,古人類曾在此前證據稀缺的時間和地點適應了一個多變而干旱的氣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