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赫爾辛基7月15日電(記者朱昊晨 徐謙)東芬蘭大學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一種新型雙靶點脂質激酶抑制劑可有效對抗多種RNA(核糖核酸)病毒在內的新發病毒。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
東芬蘭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在尋找廣譜抗病毒藥物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小分子抑制劑RMC-113,實驗證明其可同時抑制兩種關鍵脂質激酶PIKfyve和PIP4K2C,從而顯著抑制多種RNA病毒的復制。RMC-113在實驗中展現出對病毒復制過程的多重干預能力——不僅能阻斷病毒利用宿主細胞進行復制的關鍵通路,還能逆轉病毒對細胞自噬系統的干擾,從而在多個層面抑制病毒活動。
據介紹,脂質激酶是一類參與調控細胞能量代謝、膜運輸和信號傳導的蛋白質,可維持細胞生命活動,對病毒入侵人體以及在人體內復制過程具有重要影響。抑制這些酶的活性,有望切斷病毒在宿主細胞內的繁殖路徑。
科研人員認為,這一機制為研發廣譜抗病毒藥物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在應對具有變異能力的新發病毒時,比之于傳統藥物能提供更高的潛在耐藥屏障,有望成為未來應對新發傳染病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項研究由東芬蘭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