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1月4日電 (陳選斌)“我在老家也是跟莊稼打交道,來到這里才知道種地可以不用鋤頭,也不用‘看天吃飯’。”4日上午,成都市溫江區的中農·超級植物工廠內,采摘工熊榮華穿戴好防塵服、口罩與手套,經智能風淋室消毒后,走進了草莓無菌栽培間。面對11層高的立體栽培架,她熟練地開始打老葉、疏花疏果和采摘的日常作業。
位于成都溫江的西南地區最大的規模化立體栽培草莓智慧工廠。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據了解,這座全環控草莓工廠由四川中農億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規模化立體栽培草莓智慧工廠。不同于傳統露地種植,工廠憑借全程智能化環境調控,實現草莓365天不間斷生長,讓全年“草莓自由”從消費者的期待變成了現實。
草莓工廠共設5個栽培車間,每個車間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通過立體栽培設計大幅提升空間利用率,單個車間的種植效益等效于3畝露地栽培面積。走進處于豐果期的栽培間,整齊排列的立體栽培架上,1.3萬余株草莓長勢旺盛,深紅色、白色等品種穿插分布,翠綠葉片間掛滿了飽滿的果實,隨手撥開一片葉子,幾顆裹著細密絨毛的草莓便顯露出來。
11月4日,在成都市溫江區中農·超級植物工廠內,工作人員進行草莓管護作業。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傳統露地栽培草莓受季節和氣候限制,一年只能采收3到4茬,我們工廠能穩定采收10茬。”四川中農億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趙中瑩介紹,工廠于今年6月正式啟動試生產,目前已順利進入首個豐果期,正持續大量產果,新鮮采摘的草莓會第一時間發往合作渠道。按當前產能推算,5個車間全年總產量預計可達73噸,平均每天能產出400斤新鮮草莓。
“智慧工廠的核心,是讓草莓生長‘按程序來’,減少人工干預,調控更精準。”趙中瑩指著車間內密布的傳感設備解釋,工廠的環控系統已提前預設全套栽培程序,從LED補光時長、環境溫濕度,到根系灌溉量、養分供給比例,所有關鍵參數均全程自動調節;同時,各類傳感器實時監測草莓生長數據,一旦出現偏差會及時預警,為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為守住草莓的品質與“安全關”,工廠在細節上做足了功夫:栽培間采用10萬級潔凈環境標準,外界空氣需經過多層過濾才能進入,從而隔絕粉塵與有害微生物;栽培用水則通過RO反滲透技術凈化處理,確保每一份“滋養”都純凈。此外,加上前期已攻克的光溫耦合技術,工廠還能通過調節光照時長、溫度區間,精準控制草莓酸甜度,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感偏好,這是傳統露地栽培難以具備的優勢。
11月4日,工廠工作人員運用垂直升降機進行草莓管護作業。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從市場端來看,工廠產出的草莓主打“零重金屬、零農殘”,主要供應大型商超,精準填補了每年傳統草莓產銷季之外的市場空白,讓非應季時段的消費需求得到穩定滿足。
談及草莓工廠的后續發展規劃,趙中瑩表示,接下來的核心方向,是在現有技術框架下進一步突破:一方面實現草莓持續掛果期內果實大小的穩定提升,避免豐果后期出現“果型縮水”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更精細化的環控優化,讓果肉的口感層次更豐富、糖度更穩定。“我們的目標不只是實現‘全年有草莓’的基礎供給,更要讓全年‘草莓自由’從‘有果吃’升級為‘吃好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