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孫陽)近期,“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15年全球第一”登上微博熱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
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創新動能帶來的澎湃活力成為關鍵支撐。“十四五”時期,我國創新投入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超過1.6%,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在看好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同時,也加速融入中國完備的產業體系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把中國看作全球“技術高地”和“創新實驗室”。
近日,百年德國材料科學企業漢高宣布,漢高粘合劑技術上海創新體驗中心正式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落成啟用。據悉,這是漢高在德國總部之外全球第二大創新中心,匯聚了500多名科學家與技術專家,希望促進與本土客戶深度協作,開發有影響力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中國有許多企業和品牌,不僅在全球市場具備極強的競爭力,在創新方面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漢高消費品市場粘合劑全球創新副總裁Michael Harwell認為,幾年前,很多技術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區研發再引入中國,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很大改變。部分原因在于,如今市場對靈活性和速度的需求更高,企業也更注重認真傾聽用戶需求。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位跨國企業負責人舉例,作為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中國母嬰品牌Babycare用做硬核科技的態度深耕母嬰領域。而在紙尿褲領域的諸多創新,已經開始呈現“在中國出現、向全球推廣”的新趨勢。
“我們與漢高并非單向采購關系,而是基于創新基因的雙向共創。漢高有全球材料技術積淀,我們懂母嬰用戶的需求和產品技術,這種共振讓雙方彼此成就、互相尊重。”在Babycare創始人、CEO李闊看來,從“被動采購者”到“主動共研共創方”,這種創新生長于中國土壤,并開始反哺到全球市場。
今年9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首次躋身全球創新指數前十。在產業端,從AI、新能源汽車到互聯網科技、制造業等領域,中國涌現了一大批具有創新性的代表型企業,有力促進了全球產業的躍遷升級。
在消費領域,行業報告顯示,中國紙尿褲市場已從外資主導,進入本土品牌創新競爭新階段。李闊認為,中國擁有全球獨一檔的“優質用戶生態”:一方面,超大規模的人口基數催生了海量且層次豐富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對新技術、新體驗的接受度和探索欲極強,愿意成為創新產品的“首批嘗鮮者”,為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市場驗證機會。同時,中國具備完整且敏捷的供應鏈體系,為創新提供了“快速落地的底氣”。
“在消費領域,企業要不斷優化產品設計、提升性價比;在科技領域,要持續突破技術壁壘、搶占研發高地;在服務領域,要創新模式、提升體驗。這種在本土市場打磨出的創新韌性,不僅讓企業在國內站穩腳跟,更成為我們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優勢。”李闊認為,中國品牌應大膽走出去,用快速迭代的能力抓住機會。
當前,隨著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持續夯實,技術領域“國際巨頭輸出、中國品牌應用”的傳統模式正在發生改變,供應鏈邏輯的變革,正推動中國品牌實現全球供應鏈角色升級。
“我們不是被動等技術,而是主動用需求牽引技術迭代,自然能掌握創新主動權。”在李闊看來,讓中國品牌在供應鏈中從“追隨者”轉變為“規則共建者”,這正是中國創新對全球供應鏈產生的重要影響。
當前,中國消費品牌在全球供應鏈角色實現突破,品質標準是底層基石。據了解,Babycare著重投入“C2B2M”供應鏈模式,從用戶端獲取需求,再聯動供應鏈把技術前沿轉化為產品方案。在原材料端,與德國漢高、美國3M、萊卡、艾利丹尼森等近20家國際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或深度合作,從供應鏈源頭開展共研共創。
“中國有全球頂尖的供應鏈與商業基建,有規模龐大的消費市場。現在,中國母嬰品牌的綜合產品力已經在全球領先。我們希望不僅在國內做好產品,更要帶著中國母嬰的‘高標準、強創新’走向世界,打破‘國際品牌更優’的固有認知,讓全球家庭都能體驗到中國質造的價值。”李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