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培育壯大獨角獸企業群體 引導耐心資本投硬科技
近日,四川、上海等地紛紛聚焦獨角獸企業的培育與壯大,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舉措。
例如,7月9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上海市促進高成長企業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實施‘潛力獨角獸創新引領’行動”“引導潛力獨角獸企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實施技術改造”等內容。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董曉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獨角獸企業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多地主動作為、積極籌劃,為獨角獸企業的長遠發展出謀劃策,這不僅有助于吸引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的集聚,還能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從而利好新興產業的多維向好發展。
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具有發展速度快、成長性高等特點。其發展規模與整體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實力、創新生態與經濟活力的重要標志。
2024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下,國內獨角獸企業量質雙升。今年6月份,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截至2025年1月1日,全球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1523家,其中,中國以343家獨角獸企業位居第二。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當前,國內獨角獸企業整體呈現出三大特征:行業分布兼顧硬科技與新興賽道、區域集聚效應明顯、正從單點創新向系統創新轉化。“系統創新能突破單一環節的創新局限,通過整合多維度要素構建有機互動的高效創新體系,以實現企業技術進步和行業市場擴張。”
培育壯大獨角獸企業群體對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我國獨角獸企業發展正面臨不小的挑戰。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蘭日旭表示,國際投資爭端加劇,導致我國獨角獸企業融資渠道受阻;伴隨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掘金”硬科技賽道。這些種子獨角獸企業面對的不確定性更多,所需培育周期更長;少數獨角獸企業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困境有待突破。
對此,受訪專家普遍表示,要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生態,構建并完善多元化、多層次投資風險分擔機制,提升各路資本投資種子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的積極性,引導和培育更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建議相關部門細化政策支持,鼓勵獨角獸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組織,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創新監管模式,允許獨角獸企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試驗創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