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10月28日電 (羅婕)28日,石林國際花卉農特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啟動儀式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舉行。隨著該交易中心正式揭牌,石林特色農業邁入“集群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新階段,為“云品出滇”注入動能。
10月28日,石林國際花卉農特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石林縣委宣傳部 供圖石林縣是昆明市下轄縣,以喀斯特地貌和石林風景區聞名世界,素有“世界喀斯特的精華、中國阿詩瑪的故鄉”的美譽。2024年當地人參果種植面積達17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人參果種植基地和集散地。同時,當地大力發展花卉產業,花卉園藝種植總面積達4.13萬畝,總產量達7.2億枝。
當日,“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石林分中心”和“石林彝族自治縣花卉產業協會”兩個機構同步揭牌亮相。“三塊牌匾”標志著石林正式建成集花卉、人參果等農特產品的數字交易、標準處理、冷鏈物流、電商孵化于一體的產業樞紐。
“這三塊牌匾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啟用,更是石林花果產業模式的革新。”石林縣委書記楊澤松在致辭中表示,交易中心的運營將推動石林農業從分散種植向集群發展,從產品經營向品牌運營發展,從傳統交易向數字交易跨越,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活動現場發布的《交易中心品牌花5S品控標準》成為國內首個覆蓋種植、采后處理、物流、交易、售后全鏈條的企業標準,隨之發布的《石林人參果質量標準體系》則從外觀、甜度、成熟度等維度規范產品品質,為產業發展提供可復制、可輸出的“石林方案”。
10月28日,石林國際花卉農特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的品牌花采后處理示范中心。 石林縣委宣傳部 供圖“交易中心的開業只是起點。”石林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琦表示,未來將以數字平臺為紐帶,以標準體系為支撐,以生態合作為動力,讓“石林花果”成為“區域名片”,帶動更多農戶共享產業紅利。
當天,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與石林國際花卉農特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啟動聯動拍賣。截至當日17時,鮮切花聯動交易量突破5萬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