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庾增增 李 飛)面對案件中錯綜復雜的專業問題,法官如何厘清關鍵、精準辨析?近日,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涉企生產損失的民事上訴案件時,針對司法鑒定意見中的專業問題,啟動專家咨詢論證,特邀建筑領域技術專家深入案件現場,為一起疑難案件的司法鑒定提供了關鍵性的技術支撐。
在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發現案件所涉的司法鑒定意見書中,充斥著專業參數、技術標準和復雜的損失計算方法。“這些內容專業壁壘很高,僅通過書面審查,很難完全把握其內在邏輯和技術合理性,也不利于向當事人釋法說理。”承辦法官表示。為確保事實認定精確無誤,商洛中院司法技術室充分發揮全市法庭科學技術專家庫作用,迅速調配了一名擁有30多年從業經驗的建筑專家,前往現場進行勘查。專家抵達后,圍繞案件的核心受損設備展開了細致比對分析。從設備的建設工藝、材料選用到市場造價,對一系列專業問題進行抽絲剝繭般講解,并現場解答了各方疑問。“專家親臨現場勘查講解,復雜的技術邏輯頓時清晰起來。”法官在返程途中與專家深入交流時表示,“原本晦澀的專業問題,經過現場剖析,理解更加深入透徹。”
此次現場技術審核是商洛中院深化專家咨詢論證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據悉,為破解專業事實認定難題,該院充分依托全市法庭科學技術專家庫,讓“具有專門知識的人”深度參與專業領域案件的審理全過程。今年以來,依托該機制全市共審查退回不合理鑒定事項60多件,未啟動鑒定案件17件,完成鑒定意見論證9份、技術審核4件,為當事人節省鑒定費用約18萬元,有效提升了案件審判質效,減輕當事人訴累。
商洛中院將進一步完善專家咨詢論證工作機制,推動專家智慧與審判實踐深度融合,加強典型案例的成果轉化應用,讓司法技術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地貫穿于審判工作全流程,為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