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彭建文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在我市,活躍在鄉村田野一線的科技特派員隊伍,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讓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西瓜田里開“處方”
“快幫我們看看,這西瓜還正在膨大期,咋西瓜蔓就打蔫兒了?”7月15日,市科技特派員劉康懿、張治良剛來到洛南縣古城鎮高塬村寧農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里,就被心急如焚的果農團團圍住。劉康懿和張治良在瓜田里貓著腰仔細查看了一番,下了診斷:這是西瓜蔓枯病,得趕緊治!“那咋辦呀?”“能治不能?”瓜農急切發問,這可是他們忙活了幾個月的心血,要是治不了,那多半年的收成就完了。劉康懿看瓜農如此著急,當下開出“處方”。
“科技特派員來現場指導,是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我們的產業增產增收就有了保障。”寧農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西甜瓜示范種植基地負責人高興地說。隨后,劉康懿一行還就西甜瓜栽培后期管理技術指導及如何做大做強西甜瓜示范種植研究項目與合作社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從項目團隊建設管理及西甜瓜產業適度規模化經營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意見及建議。
烤煙田里強指導
時下,烤煙已陸續進入成熟采烤期,合理留葉、封頂打杈、科學采摘、上架烘烤……每個環節都關系著烤煙的收成和煙農的收入,容不得半點馬虎。為此,科技特派員、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黨文麗一行前往鎮安縣米糧鎮光明村調研指導。
烤煙產業是鎮安縣的一大主導產業。在光明村集體經濟500畝烤煙基地及群眾每一塊煙地,黨文麗都結合前期旱情實際,有針對性地給煙農制定烘烤技術方案,現場講解示范成熟采收及烘烤技術要領,提高煙農煙葉采收、烘烤技能,降低烘烤損失率。
“這么熱的天,科技特派員到地里來幫我們解決問題,真是太感謝了,對我今年烤煙的生產有很大幫助。”光明村烤煙種植戶張吉有激動地說道,今年天氣干旱,市上的科技特派員幾次下鄉幫忙解決因干旱引起的生產問題,不僅沒減產,收成可能比往年還要好。
藥材基地教技術
我市具有得天獨厚中藥材種植條件,不少村民都把中藥材種植作為主要產業,但缺乏高水平的技術指導,產量、質量均不高。7月14日至15日,科技特派員、市中藥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曹小軍和他的中藥材技術服務團隊黃夢蟬、林偉鋒、耿巍、李美琦等成員,頭頂炎炎烈日,深入商州區腰市鎮雙戲樓村天禧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連翹種植基地、洛南縣巡檢鎮煜正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黑彰村和高山河村五味子標準化種植基地以及靈口鎮五家溝村連翹種植基地開展技術服務活動,把先進的中藥材種植技術手把手教給藥農,以科技服務助推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聽到有專家前來進行技術培訓,當地多位種植大戶和村民紛紛前來學習。曹小軍的團隊以連翹、五味子等種植為例,采取實地查看、座談交流、現場示范等方式,深入了解連翹生長、掛果、采收、加工、銷售、價格等情況,詳細詢問了五味子標準化種植資金投入、技術需求、勞動力成本、畝均效益等情況,指導合作社要立足現有生產基地優勢,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扶持,提升五味子生產加工能力,并就如何申報省級科技示范項目、提升中藥材產量、品質以及整形修剪、灌溉施肥、應對旱情等問題與合作社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劉康懿介紹,今年市級科技特派員主要致力于解決食用菌、果業、優質糧油、茶葉、中藥材、養殖業等重點產業的技術難題,為項目落地順利進行和農民增產增收做好技術支撐,為助力我市鄉村振興工作貢獻農業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