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今年以來,商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以打造“一都四區”為總目標,聚焦“雙對標、雙50”,大力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質效提升、活力增強。1-5月份,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7%,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2.8%,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8%,增速居全省第四,呈現穩中有進運行態勢。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市重點項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中心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發展動力和活力明顯增強,文旅產業深入融合,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全市上下抓發展、抓招商引資、抓營商環境、抓項目建設的氛圍濃厚令人鼓舞,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激情和攻堅克難的十足勁頭令人欣喜。
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事關發展大局、安全大局、民生大局,是“國之大者”,是必須扛穩扛牢的重大政治責任。全市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年初提出的主要經濟指標和預期目標,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深刻分析短板弱項,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更強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推動商洛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要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瞄準國家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圍繞“兩新一重”、主導產業、公共衛生、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謀劃推進一批含金量足、含綠量高、含新量多的大項目、好項目,集中力量擴投資、穩增長、強動能。全力推進商洛支線機場、西合高鐵和澄商、鄖商高速前期工作,加快西十、西康高鐵和丹寧、洛盧高速等交通項目投資建設,激發穩增長強勁動能。
全面落實全市重大招商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在破解難題、主動服務上下功夫,抓實產業發展項目建設,補齊基礎設施項目短板,加大城市建設項目推進力度,強力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
要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壯大高質量發展動能。緊扣“3+N”產業集群、17條重點產業鏈,不斷聚集群、補鏈條,加快優勢礦產資源整合,推動釩、鋅、鐵等產業向上下游延伸、高精尖邁進,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支持一批重點企業在藥物研發、生產工藝、高端輔料、超微提純等領域實現新突破,以精深加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實現多層次、多環節轉化增值,打造綠色食品、健康醫藥產業集群;堅持主業突出、支柱強大、鏈式集聚要求,打造清潔能源、智能制造裝備、電子信息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要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好用好秦創原(商洛)創新促進中心、飛地研究院等科創平臺,做足“西安研發、商洛轉化”“陜西制造、商洛配套”文章,推動科研與企業精準對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積極推行“揭榜掛帥”“離岸孵化”“校地合作”等模式,解決關鍵核心技術、新產品研發中的“卡脖子”問題,持續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快建設秦嶺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數字經濟產業園,著力打造“秦嶺智谷·數字商洛”。
要扎實實施“三百四千”工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緊盯項目推進快、服務企業快、為民辦事快和發展質效大提升、干部作風大提升目標,細化完善工程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強化協調、精準發力,著力解決制約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持之以恒改作風、聚合力、優環境。
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樹牢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以強烈的責任感,深入開展政治和意識形態、經濟、社會、生態、安全生產、防汛防災、公共衛生、糧食安全等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從嚴從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維護社會大局安全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