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別熱烈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
無黨派、少數民族、宗教界
本報訊 (記者 南 璽)3月27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的無黨派、少數民族、宗教界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展開了熱烈討論,并就提升營商環境、民族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趙雅萍委員建議,應加強對營商環境的整體提升,特別是加強一線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服務時效的培訓,防止出現“卡脖子”問題。她提出,在建設康養之都方面,存在產品單一、專業人才缺乏、文化與旅游結合不緊密等問題,要以問題為導向,升級旅游文化產品,培養文化輸出型人才,將吃、住、游相結合,形成一盤棋規劃,推動我市康養之都建設。
王富群委員說,鎮安縣是全省民族工作重點縣,設有西口、茅坪兩個回族鎮,有回、滿、壯等11個少數民族1.3萬余人。以牛羊養殖為主的畜牧產業一直是民族地區群眾發展熱情最高、參與農戶最多、經濟收入最穩定的特色產業。當前要從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予以傾斜扶持。優化產業布局,實行農戶散養和規模養殖相結合的模式,形成“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余誠智委員建議,應加強民間信仰管理,積極挖掘民間信仰中對弘揚民族精神有利的因素和民間信仰場所的歷史文化內涵,適應新時代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采取多種形式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使廣大信眾崇尚科學信仰、文明信仰。
經濟界
本報訊 (記者 謝 非)3月27日,經濟界委員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踴躍發言,建言獻策。
陳發春委員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商洛打造“一都四區”,是我市未來發展的總綱領,“一都”和“四區”之間是相互支撐的有機整體,為我市未來發展提供了新藍圖。報告中提到的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和“十大工程”等內容,讓人耳目一新,令人振奮。特別是商洛即將要邁入“高鐵時代”,應提前謀劃一批新項目,大力推進旅游業的發展。
高菁、姚康寧委員建議,商洛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改善營商環境不僅改的是面子,更是里子,唯有標本兼治,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企業發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應構建更加穩固健康、充滿活力的親清政商關系,暢通政企溝通交流渠道,推動政企互動常態化、規范化。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流程,多措并舉提升營商環境吸引力,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
農業、工商聯界
本報訊 (記者 王 倩)3月27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的農業、工商聯界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踴躍發言,為推進我市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羅存成委員說,發展現代農業是推進農業農村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但是,就目前的發展實際來看,我市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還缺乏長遠規劃和科學指導,一些優勢產業和特色農副產品組織化程度不高,在市場供給端缺乏話語權。此外,還有一些市場主體缺乏專業的技術能力。他建議,應進一步完善現代化農業發展機制,建設全產業鏈加工園區,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技術支持和銷售服務。同時,集聚培訓資金,增加市場主體和職業農民的培訓頻次,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農業實施主體的綜合素質,助推鄉村振興。
討論中,保障糧食安全成了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張撐柱委員說,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提升耕地質量、挖掘產能潛力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他建議,應統籌利用撂荒地,充分挖掘保供潛力,強化政策扶持,引導農民復耕撂荒地;要健全激勵補貼機制,加快設施建設;改善撂荒地耕種條件,將具備條件的撂荒地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對撂荒地開展地力培肥,利用套種、間種等模式,穩定糧食產量。
工會、共青團、婦聯界
本報訊 (記者 李 亮)3月27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的工會、共青團、婦聯界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進行了認真、深入地討論,并結合自己的行業特點、工作實際,圍繞青年人才培養、生態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饒佳委員說,青年人才是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的生力軍和先鋒隊。她建議,深入挖掘、積極培養各行各業青年人才,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庫,分類動態管理,強化培養引導。搭建青年人才交流互動平臺,開展“外地青年人才看商洛”“商洛青年人才看沿海、看園區”等活動,暢通內外溝通、多方交流渠道。精準落實青年就業創業政策,培育和孵化創新創業組織,激發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激情,激勵更多青年人才立足崗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永星委員建議,應始終堅持綠色循環發展定位不動搖,把生態產業作為全市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制定特色優勢生態產業規劃,謀劃一批高質量的生態產業項目。在西安、南京、武漢等大城市“點對點”招商引資,大力引進生態旅游項目,加快各縣區生態旅游業發展。同時,制定相關政策,在人才、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推進我市生態產業全面發展。
徐祥勇委員建議,加大我市本地科技成果推廣使用力度,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特別是政府購買服務和政策性應用,集中力量培育本土科技企業“家門口”市場。加強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力度,助推科技企業提質增效,促進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本土經濟發展新動能。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風投機構、中小微產業相關聯的基金公司在商洛開設分公司或辦事窗口,引導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創業投資領域,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提供堅實金融支持。
科技、醫藥衛生界
本報訊 (記者 肖 云)3月27日,科技、醫藥衛生界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暢所欲言。其中,如何打造康養之都成為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打造康養之都與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緊密相連。”周寶玉委員提出,應深入推進醫養康養結合。他建議,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引進,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建立專門的慢性病醫院,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加大中醫藥文化傳播,提升全民康養和保健意識。
楊剛平委員說:“連翹是我市特色中藥材,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等功效,不僅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還有一定的觀賞性。”他表示,洛南縣連翹資源十分豐富,打造洛南連翹花海,會帶來旅游、康養產業新的增長點。他建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連片發展,選擇適生地區建設連翹溝、連翹坡、連翹嶺等;強化科研,推動創新,加強產學研結合,培育龍頭加工企業,研發新產品。
毛濃翔委員提出,茶園環境優美,空氣質量優良,是天然氧吧;茶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三高等養生保健作用。因此,茶產業具有融入康養產業的天然優勢,如能將茶、旅游和康養三者結合起來,將是康養產業發展的一個嶄新方向。他建議依托生態茶園基地,進一步開發具有養生保健功能的茶葉產品,融入茶文化及休閑養生元素,完善交通、娛樂、餐飲、住宿、醫養等配套設施,劃分生態茶園區、茶藝農耕體驗區、康養休閑區、民俗欣賞區、特色民宿區、康養產品展示區等功能區,便于“茶旅+康養”產業無縫銜接,全面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文化藝術、新聞出版、港澳臺僑界
本報訊 (記者 白志鑫)3月27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的文化藝術、新聞出版、港澳臺僑界委員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紛紛表示,報告站位高遠、主題鮮明,總結工作客觀翔實,目標定位科學準確,部署任務重點突出,是一份振奮人心的好報告。
李琳委員表示,打造“一都四區”目標為推動洛南縣康養產業指明了方向。他建議在發展康養產業的過程中,要強化“康養+”視角,鞏固提升城鄉環境,完善康養產業體系,培育地域康養食品,挖掘提升文化資源,盤活現有閑置資產,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形成品牌效應。
雷曼曼委員建議,要重視和保護商洛地方方言,編輯商洛地方方言志。收集和整理地方方言,準確記錄方言的發音、語法等,通過文獻資料、文藝表演以及民俗活動等形式加以保存,為傳承方言留下寶貴的財富。在大力推廣普通話教育的前提下,中小學包括幼兒園可增設方言交流課,營造倡導能聽會說的語言氛圍。
沈傳奇、王飛委員建議,加強人才引進和人才建設,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做好全市引進人才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信息引導和服務工作,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助力我市高質量發展。余美明委員建議,要充分發揮僑聯的橋梁紐帶作用,利用我市生態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勢,加大宣傳力度,講好商洛故事、傳播商洛好聲音,為我市經濟、文化、貿易、建設等方面的發展牽線搭橋。
教育、體育、科協界
本報訊 (記者 侯 彬)3月27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的教育、體育、科協界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委員們表示,報告站位高、定位準、文風新,為我市經濟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令人備受鼓舞,信心倍增。
黃學斌委員就推動鄉村經濟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遵循各地發展的現狀和需要有序推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鄉村旅游應挖掘地方特色,建設一批功能齊全、布局合理、機制完善、帶動力強的農業精品園區。鼓勵人才返鄉就業、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同時,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療、教育等方面基礎設施。
葉華明委員提出,建設秦嶺山水鄉村,打造生態宜居家園,要將生態環境及水資源的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力度,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節約用水意識,營造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濃厚氛圍,共同守護“商洛藍”。
周云峰委員建議,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統籌城鄉人口流動、學齡人口變化等因素,調整優化校點布局,擴大城區教育資源,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實現辦學條件均衡,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特邀界
本報訊 (記者 胡 蝶)3月27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的特邀界委員,對政府工作報告、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進行了討論。他們表示,報告思路清晰、振奮人心,并圍繞民生、產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韓東文委員建議,推進醫院之間互相認可檢查結果工作,以解決過度檢查問題;加快推進“地等”項目,解決好項目落地難問題。
寇紅運、張平委員建議,加大對發展特色產業的政策、資金支持,助推鄉村振興;結合全域旅游,大力培育特色產品品牌,支持農產品出口創匯;藥材種植分段給予補貼,藥上山、糧上梯田,平地搞經濟作物;大力支持農業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培育農業技能人才。
樊有宏委員建議,加強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嫌疑人的管控和教育,比如建立專門教育基地等。
王惠英、王宇委員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疫情防控自我保護意識。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發放消費券來刺激市場,扶持在疫情期間受到影響的服務行業的發展。增強全民保護公共設施的意識,共建美麗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