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群眾進一步 服務群眾深一度
城市基層黨建為市域社會治理創新賦能助力
本報訊(劉云峰 王鵬)近年來,商洛市把加強城市基層黨建作為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實施“四優化四提升”行動,加快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為打造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區賦能助力。
優化組織體系,提升基層組織力。優化拓展黨建網格,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居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網格”體系,積極探索“黨建進組、服務入戶”工作模式,將社區黨建融入網格單元,形成閉合式組織鏈接,將服務精準投送到千家萬戶,有效推動黨建工作與市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全市建立移民點社區19個,新建小區黨組織161個,新增社區網格3186個,增加網格員3494名。
優化骨干力量,提升隊伍戰斗力。高質量完成全市193個社區換屆,選優配強“兩委”班子,實現了“年齡降、學歷升、結構優”的目標,社區黨組織戰斗力顯著提升,有效筑牢市域社會治理“橋頭堡”。制定出臺《關于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的實施意見》,完善優化“三崗十八級”薪酬體系,全市1780名社區工作者平均工資增長20%。建立市、縣、街道分級培訓機制,培養“一專多能”的社區工作“全科人才”,設立“全科”式服務崗位,著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讓社區工作者成為市域社會治理“排頭兵”。
優化體制機制,提升制度執行力。結合防汛救災、疫情防控等形勢,創新建立“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圍繞“誰來盯、盯什么、怎么盯”,通過微信群、電話網聯絡到片區、到戶、到人,實現網格發現、分級響應、協同處置,切實做實基層治理,全力保障基層社會安全穩定。印發《關于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實施“紅色物業”工程,優化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和轄區治理力量共同參加的“1+3+N”協同聯建機制。建立社區黨建聯合會,在各駐區單位中推行“輪值會長”制度,每季度研究一次涉及群眾利益的各類事項,有效打通城市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的痛點、難點和堵點。
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聯動協同力。印發《關于推進街道社區黨建與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的實施意見》,通過社區黨組織、各駐區單位“1+N”多元化“組織聯建、服務聯動、資源聯享、治理聯管、活動聯辦”工作模式,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建特別是新業態、新群體黨建工作納入城市黨建工作整體格局、融入城市基層治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印發《深化“雙報到”建立“雙考雙評”機制的通知》,推動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向小區下沉,機關在職黨員深入社區主動上門為群眾服務辦實事,形成“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良好局面,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