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士氣 強擔當 建機制 促發展
堅決打好作風建設攻堅戰 奮力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
——作風建設大家談(四)
在轉變作風中強化財政擔當
市政協副主席、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仲林
在這次“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活動中,市財政局始終樹牢政治機關意識,一體推進“學、查、改、建”,聚焦作風頑疾靶向發力,完善長效機制正本清源,促進黨員干部激情斗志顯著提振、政令執行提質加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在解放思想中提振干部士氣。在市直財政系統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從全局的高度謀劃推進財政工作。要求局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每年至少有一項特色亮點工作,走在全省財政系統或市直部門前列。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牢記囑托·奮進商洛”黨建主題活動,著力破解思想消極、士氣低落等問題,激勵黨員干部“爭一流奪紅旗”。用好用活“三項機制”,關注干部身心健康,關愛干部成長,通過加強干部交流、嚴格選拔任用、選派優秀干部到基層駐村幫扶和掛職鍛煉等措施,有效激發了干部隊伍活力。
在轉變作風中強化財政擔當。在窗口單位、科室創建文明服務示范崗,推行一廳式辦公、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制定印發《市直財政系統改進作風9條措施》,對精簡文件、改進會風、工作紀律和擔當落實提出明確要求。在具體工作中,大力精簡文件,堅持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局領導班子成員主動擔責、擔難、擔重,沉下心調查研究,撲下身子抓落實;局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對重點工作實行清單管理,建立臺賬,當天的工作任務做到日清日結。鞏固提升文明創建成果,在2015年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單位之后,連續三次通過復驗,保持了全國文明單位的“金字招牌”。
在查改結合中完善工作機制。入腦入心“學”,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著力營造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的優良學風。從嚴從實“查”,開展“四查四提升”活動,深入查擺單位、科室和個人在政治站位、決策執行等16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建立問題臺賬。立行立做“改”,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整改臺賬,立行立做,著力整改財政政策執行、財政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弱項。長遠長效“建”,堅持建當前、管長遠,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建立了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管理、督查督辦和協調聯動三項機制,修訂完善了23項制度。
在以政領財中服務全市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傾力支持全市“一都四區”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研究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工業發展、招商引資等財稅政策。積極爭取中央惠企利民直達資金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頂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有效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增強了企業發展活力,促進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建立了資金安排撥付、政府采購、融資擔保3個“綠色通道”。今年“7·23”災情發生后,第一時間下撥防汛救災及困難群眾救助資金。完善全市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全面公開財政預決算,推進“財政云”預算管理一體化應用,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加快了資金撥付進度,為群眾提供了及時便捷的服務。
以過硬作風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
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胡仁強
全市作風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市委組織部緊緊圍繞“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主題,一體推進“學、查、改、建”,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推動作風大轉變、素質大提升、工作創一流、服務高質量。
“學”字為先,提振精神狀態。部務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機關各黨支部通過“三會一課”、專題研討、組織黨員自學,推動學習走深走實。圍繞組織工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市縣聯動確定重點調研課題17個,深入一線調研,聚力破解難題。通過“月講座”、外出跟班學習、參加上級調訓、舉辦專題培訓等方式,開闊視野、轉變觀念、提升能力。
“查”字為重,增強行動自覺。對標“七種不良傾向”“六個方面問題”,部班子成員以上率下,從細節問題抓起,從工作運行、工作狀態、工作實效中查問題、擺現象,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注重多方評查,暢通“12380”等信訪舉報渠道,及時受理查核群眾反映的干部作風問題。部班子成員帶頭、機關干部積極參與,深入分管領域、黨建聯系點、包扶村調研走訪,從調研發現的問題中檢視作風問題,力求將問題查準查實查具體。
“改”字為要,助推業務提升。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實行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定措施、定時限“五定”工作機制,確保問題整改清倉見底。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市縣實施民生實事項目1090個。向794個村選派第一書記794名、工作隊員1602名,及時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兩個作用”。穩步推進市、縣、鎮領導班子換屆,嚴肅“十嚴禁”換屆紀律,建立換屆風氣實時監測和快查快處機制,確保風清氣正、平穩有序。突出招才引智,實施分類補貼、優才回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建”字為本,強化機制保障。結合組織部門實際,提出“六個堅持、六個不得”。在日常管理方面,對干部在崗紀律、工作狀態、服務態度隨機明察暗訪、通報典型。在工作運行方面,優化請示報告、辦文辦件等工作流程。在執行落實方面,實行工作例會、跟蹤督辦、雙向評價等措施,做到用制度管人、按規程辦事、靠機制保障。修訂完善部機關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每月打分評定、每季評比亮曬、年終匯總分析,強化正向激勵和反向懲戒,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抓嚴抓實作風建設奮力推進“三爭一創”
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傅強
商洛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部署要求和市政府系統改進作風十八條措施,從嚴從實抓好作風建設,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凝聚擔當作為正能量,創新“三爭一創”新舉措,全力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以上率下夯責任。全市作風建設大會后,高新區黨工委立即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先后召開3次黨工委會進行研究部署。以8月份為作風建設月,研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措施分工和具體要求;逐部門聽取了作風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并進行了點評。組織召開作風建設推進會,確保作風建設快速啟動、順利推進。
聚焦重點抓推進。堅持深“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市作風建設大會、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印發了《學習計劃》,黨工委中心組學習5次,各部門、各單位組織集體學習50多次。堅持嚴“查”,聚焦干部作風“六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領導帶頭查,干部逐人查,查找縣級領導干部問題60個。堅持真“改”,對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堅持實“建”,堅持把選人用人作為作風建設的風向標,制定了《聘用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創新了“雙考雙評”機制。成立了國有企業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印發了《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實施辦法》,對國有企業初步建立管理機制。開展縣級領導干部約訪下訪工作,努力化解群眾和企業訴求。
圍繞中心促落實。在疫情防控上,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在防汛防災上,建立健全“三級網絡”,全面落實“人盯人”防搶撤各級責任。在項目建設上,承辦了全市三季度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比亞迪單晶硅等大項目開工建設。在秦嶺保護上,按時完成疑似圖斑核查工作,順利通過市級審核;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抓好“五亂”問題開展排查整治。在風險防控上,7個風險排查組全面排查化解風險,確保“十四運”安全穩定。在民生保障上,建立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督導檢查,對13個單位防汛值班紀律等情況進行暗訪,對15個部門作風建設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瞄準目標爭一流。全區開展“三爭一創”活動,堅持作風建設長抓長嚴,用良好作風保障“三爭一創”目標順利實現。科學制定各專項規劃,堅持項目為王,打造新材料、大健康、綠色循環三大超百億級產業集群。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激勵企業科技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區。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一流的營商環境。通過爭先進、創一流,推動創建質量持續提升,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以作風建設助推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彥鋒
全市“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開展以來,市民政局緊緊圍繞作風建設“學、查、改、建”要求,對照“六個方面”問題,堅持“六個下功夫”,做到學深學透、真查真改、邊查邊改,切實以作風建設助推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篤學細學,在學深學透上下功夫。堅持把“學”作為作風建設的基礎,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領導班子帶頭學、支部集中學、黨員干部自主學,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立了周一、周五“兩個半天學習日”工作制度,開展集體學、研討交流學及現場教學。
堅定信心,在提振精氣神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三項機制”的激勵導向作用,多次研判分析民政事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召開市直民政系統2021年上半年“三項機制”暨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考核大會,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考核、評優樹模、選拔任用的主要依據;選派3名優秀干部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樹立良好的用人機制,增強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形成追趕超越的堅定信心。
主動擔當,在勇于作為上下功夫。面對商洛“7·23”暴雨洪澇災害,市民政局先后6次召開黨組會議,成立市防汛救助領導小組,全力做好洪澇災害防范和災后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局機關15名黨員組成防洪搶險救災突擊隊,分赴受災嚴重的洛南縣開展搶險救災、排查隱患、救助幫困等工作。及時給受災最嚴重的3個縣區下撥中央和省救助資金14178.3萬元,在分配市級配套救助資金中,向3個縣區下撥共計4249萬元。對接160家社會組織采取捐款、捐物、現場救援等方式參與抗洪救援,幫助和解救受災群眾2179人。對因災造成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群眾,開通綠色通道,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真查實查,在問題查擺上下功夫。把“查”作為重要環節和手段,始終做到嚴查、實查、真查。局黨組和直屬各單位領導班子做到全面查,局黨組和直屬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做到帶頭查,局機關和直屬各單位、科室負責人做到聚焦查,一線干部職工、窗口工作人員做到深入查,堅持自查、評查、排查一體推進。
邊查邊改,在整改成效上下功夫。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建立了任務分解、進度時限、質量效果“三張清單”,嚴格實行銷號管理,堅持時間服從質量,杜絕抓一抓就好轉、松一松就反彈。加大對問題整改的動態跟蹤、明察暗訪、評估驗收,對整改走過場、喊口號、走形式的,實行嚴格責任追究。
嚴守紀律,在遵紀守規上下功夫。進一步修訂完善部分規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格局。進一步規范請休假制度,實行請休假審批制度,做到層層審批、責任清晰;嚴格執行上下班簽到簽退制度,做到專人負責簽到簽退,逐月統計通報;從嚴從實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抓嚴抓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基本制度落實;嚴格紀律執行,定期進行檢查督查,對存在的違規行為嚴肅追究責任,切實用嚴的主基調貫穿作風建設始終。
明確工作要求推動作風建設走深走實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福明
按照全市“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工作要求,市生態環境局立足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際,迅速推進貫徹落實,全力推動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作風建設工作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堅決做到“十個帶頭”,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帶出好作風。一是帶頭學習。強化班子理論武裝,全力做好學習榜樣,形成全局良好學風;二是帶頭換腦子。扎實落實“四個換腦子”的要求,增強講政治、改作風、親自干、真獎懲的主動性;三是帶頭查擺問題。對照作風建設“六個方面”,對標自查,深入進行個人剖析;四是帶頭做好整改。對照問題臺賬,嚴改實改、真改徹改;五是帶頭擔當作為。帶頭干、親自干、指導干、督促干,堅決不當甩手掌柜;六是帶頭調查研究。實地走訪,科學調研,學會“解剖麻雀”,不搞紙上談兵;七是帶頭解決突出問題。抓住重點,精準施策,著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八是帶頭提高工作效率。只爭朝夕、真抓實干;九是帶頭嚴明紀律。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規矩,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十是帶頭當好表率。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樹立人心思進、干事創業的好風氣。
堅決做到“八個結合”,扎實推動作風建設取得實效。一是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二是與全面從嚴治黨相結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馳而不息改進作風,鍛造環保鐵軍;三是與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相結合。認真落實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要求,進一步細化整改措施,扎實推動問題按期整改到位;四是與環境投訴信訪問題辦理相結合。及時辦理環境投訴信訪問題,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突出問題;五是與建章立制相結合。主動梳理完善制度和機制,以作風建設推動制度建設,推動責任落實;六是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結合。扎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監管職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七是與防汛和環境應急相結合。時刻繃緊防汛和汛期環境應急工作這根弦,認真落實值班值守,妥善做好應對,確保區域環境安全;八是與創工作亮點相結合。以一流的擔當、一流的作風、一流的隊伍創一流業績、創工作亮點,檢驗作風建設成效,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風建設的不斷加強,有力推動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7月和8月大氣環境質量綜合指數較去年同期相比提升6.5%。全市11條主要河流23個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功能區劃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城市水環境質量位居全省前列。取締城鄉接合部、河邊等敏感地帶廢品收購站3個;完善了7個建筑工地及礦山企業物料堆放覆蓋;秦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圖斑核查45個,立即整改到位19個;取締小型沙石加工點3處,“五亂”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堅持24小時暢通“12369”舉報電話,對群眾關注的生態環境熱點難點問題,依法及時查處;汛期加強對環境安全隱患排查。針對2021年5月至6月省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下沉督察期間交辦的120個問題,7月至8月已整改到位8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