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敏)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根據《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和《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工作方案》要求,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省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于2021年5月10日至6月8日,對商洛市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于8月2日向商洛市委、市政府反饋了督察情況。督察組組長郭勇格通報督察報告,商洛市委書記鄭光照作表態發言,督察反饋會由商洛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青峰主持。張金東、嚴秉勤副組長,督察組有關人員,商洛市有關領導同志參加會議。各縣區黨政領導同志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列席會議。
督察認為,商洛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扎實推動特色農業、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四大產業增長極”發展,成立了商洛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認真落實《陜西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相關文件要求,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懶政、怠政、不擔當、不作為的問題,全市先后共問責90人。
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日益完善。堅持以“生態優市”作為發展目標,以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為支撐推動綠色發展。在全省率先修編出臺《商洛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8個市級專項規劃和8個縣區實施方案,形成“1+8+8”規劃體系。先后出臺了《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辦法》和《全面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十五條措施》,印發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和專項考核辦法。
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明顯提升。省考污染減排指標連續五年超額完成任務。“十三五”期間,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同比削減8.3%、8.0%,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八年保持全省第一,連續四年入圍國家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建成8類污染防治項目245個,10條主要河流22個監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功能區標準,全市水環境質量連續五年名列全省前列。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48個,實施丹江生態長廊建設,完成營造林324.8萬畝、城周綠化2.6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9.56%。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
商洛市高度重視督察整改工作,嚴肅查處環境違法問題。截至督察結束時,督察組轉辦的146件群眾環境信訪問題全部辦結并向社會公開,共責令限期整改43家,立案處罰56家,罰款93.36萬元,立案偵查1件,約談73人,問責7人。
督察指出,商洛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盡管取得了明顯進展,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依然突出,局部區域生態保護、生態破壞和環境風險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推進轉型高質量綠色發展有差距。
思想認識還有差距。商洛市以市場效益決定經濟產業結構的現象還比較突出,以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得還不夠好。少數領導干部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色發展理念存在差距,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落得不實,積極主動作為少,存在等政策、靠經費、要項目的“等靠要”思想。
綠色轉型推進緩慢。少數縣區和部門在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上新思路、新辦法不多,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步伐緩慢,經濟發展缺乏內生動力,未能將生態資源較好地轉化為發展優勢。“一礦獨大”的產業結構還較為突出,對傳統采礦業的依賴性還比較強。
考核導向作用不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考核側重于縣區和生態環境部門,而對自然資源、水利、農業農村、城市管理等部門的考核中,指標設置針對性還不夠強,分值比重還不大,考核“指揮棒”的導向和倒逼作用不夠明顯,導致監管部門“不愿管”、“不會管”,企業“不想治”、“不會治”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部分單位和部門履職盡責不到位。
動真碰硬的力度不夠大。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對采選企業整合退出、日常監管質量不夠高。鎮安縣陜西翰鼎石業有限公司采礦證到期后,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在企業采礦證延期審批中,存在先發證后勘驗現場、后征求意見、后組織評審的問題。商南縣金港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未辦理用地審批手續,產生的大量含泥廢渣隨意傾倒,侵占耕地和林地。山陽縣東秦建材廠未嚴格按照開采方案進行階梯式開采,2019年以來多次發生山體滑坡事故,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日常監管的力度不夠大。水利局等部門對河道采砂整治不到位、監管工作偏松偏軟,個別采砂企業違規建設生產、污染防治設施不到位問題突出。丹鳳縣水利局所屬的江河砂石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違法加工生產砂石,生產區域廢水直流。商南縣潤鑫砂石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過風樓鎮白玉溝作業區和縣河口村作業區無用地審批手續、無安全生產許可證、無排污許可證,未進行環??⒐を炇丈米越ㄔO生產,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山陽縣百川砂石公司違規占地生產,未按照環評要求處置生產車間污水,車間泥水無組織排放,揚塵問題突出。
隱患整治的力度不夠大。應急管理局等部門對尾礦庫安全環境隱患整治進度緩慢、力度不大。督察發現,有的老舊尾礦庫初級壩、堆積壩過陡,干灘長度不符合要求。個別尾礦庫在2020年“8·6”水災中損毀,恢復治理工程進展緩慢。
三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還存在薄弱環節。
污水處理問題較為突出。全市污水處理廠不同程度存在超標溢流排放、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治污設施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廠普遍運行不正常。商洛市桑德污水處理廠未按要求設置明渠排放口,污水經地下涵管外排。山陽縣、商南縣污水處理廠均存在污水超標溢流直排現象。高新區(商丹園區)工業生活污水處理廠未按環評要求安裝工業污水臭氧處理設施,污泥設備停運,出水在線監測和廢氣處理設備均存在運行不正?,F象。洛南縣黃龍河污水處理廠受洪災影響無法正常運行。
大氣污染防治存在短板。一些規模以下養殖場離居民區較近,惡臭氣味擾民,群眾反映強烈。商州區金山建材有限公司、林山建材有限公司等10家頁巖磚瓦爐窯企業部分存在手續不全,普遍存在收塵設施不正常運行、粉塵無組織排放、物料露天堆放覆蓋不全等問題。
生活垃圾固廢處置不規范。全市大部分縣級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冬季停運,鎮級垃圾填埋場作業時多數未及時覆土,防滲膜部分破損,環境風險隱患較大。洛南縣石門、石坡、保安和永豐4個鎮級生活垃圾填埋場運行不正常,存在入場垃圾覆土碾壓不及時,防滲膜部分破損,無消殺措施,沿路隨意拋撒垃圾等問題。督察還發現,全市普遍還存在固廢管理標準不嚴,汽修行業危廢治理標準不高的現象。
督察要求,商洛市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加大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要立足陜南綠色循環發展定位,持續走好“生態優市”路徑,切實把綠水青山的“好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好價值”;要嚴格落實部門行業監管責任,統籌轄區各部門監管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組合拳”;要加快生態環境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和綜合治理,堅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對督察組移交的責任追究問題,要逐案深入核查,逐一厘清責任單位和個人,及時啟動問責追責機制,嚴肅責任追究。
督察強調,商洛市委、市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于督察報告簽收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報省委、省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商洛市委、市政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