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磊 周燁明)根據陜西省和商洛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市委宣傳部編制完成《商洛市“十四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并于5月24日正式發布。《規劃》提出,未來5年,我市將完成國家文明城市申創,初步搭建文化創作生產體系,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推動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提升、文化創新活躍、文化生活多彩,讓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十四五”時期,我市堅持黨管文化發展改革,不斷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全市文化發展改革要著力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時代主旋律,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構建傳播商洛對外新形象。《規劃》提出了思想引領、文明培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傳承、文藝生產等八大目標,明確了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構筑現代文化產業和市場體系、推進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與貿易、強化文化人才隊伍培養等七大任務,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本規劃納入本地本單位發展總體規劃以及目標責任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考核,嚴格落實政策,深化體制改革,強化資金扶持,為規劃實施提供堅強保障。
未來5年,我市將充分利用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不斷深化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群眾心中。建成“學習強國”商洛市級分平臺和7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市級融媒體服務中心和市作協、社科聯。縣區文化館和圖書館全部達到等級以上,縣級文明村達到60%以上。規上文化企業達到60家以上、營業收入高于GDP增速2%—3%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3%以上、營業總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建成市縣級標準化非遺展廳10個、非遺傳習所30個、非遺產業示范基地7個,新增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省級8項、市級40項、縣級項目100項。新建縣級博物館7家、社區博物館10家,打造紅色旅游景點10個。爭取各藝術門類市級會員達到1萬人以上、省級會員達到1000人以上、國家級會員達到100人以上,獲得國、省扶持文藝精品不少于1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