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前 郭斌)5月15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市政府近日印發了《商洛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規劃《綱要》共10篇42章,包括牢記殷殷囑托,開啟商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做優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堅持擴大內需,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當好秦嶺衛士,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化空間布局,建設秦嶺生態宜居城鎮;激發市場活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強化發展支撐,構建安全現代的基礎設施體系;堅持人民至上,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加強實施保障,確保規劃落地落實等方面內容。
《綱要》明確了“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高,以特色農業、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產業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大關,地方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逐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穩定在88%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以上;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中心城區功能布局更優、輻射帶動更強,縣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有序推進;改革開放邁出更大步伐,信用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營商環境明顯提升,“三大開放空間”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形成中西部重要戰略節點城市;民生福祉達到更高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高中階段教育和學前教育全面普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市域治理效能大幅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顯著提升,更高水平平安商洛、法治商洛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綱要》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較2020年翻一番;碳排放總量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秦嶺生態環境更加寧靜、和諧、美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基本形成,西商實現全面融合發展,成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節點,與全省同步建成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成教育強市、人才強市、文化強市和健康商洛,城鄉居民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人的全面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實質性進展;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商洛、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平安商洛建設達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