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虎張小曳作主旨演講 鄭光照致辭
本報訊(記者 劉媛)5月13日,由省科協、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智惠商洛”生態文明建設科技智庫論壇在商州舉行,論壇以“保護大秦嶺·助力碳中和”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小曳作主旨演講。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光照致辭。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出席,省科協常務副主席李肇娥講話。省科協二級巡視員曹文舉和市領導杜志強、李吉斌、蘇紅英等出席活動。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宏主持。
陳發虎院士和張小曳院士分別以《智人全球擴散、環境影響與碳中和應對》《我國碳中和問題的思考》為題,以前瞻的眼光、全新的視角、辯證的思維、翔實的事例為與會人員作了一場生動精彩的主旨演講。西北工業大學學院教授郝占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院教授周梅、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分別以《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及其意義》《生態感知秦嶺、助力碳匯達峰》《風云氣象衛星及其應用》為題作了專題報告。來自全國的51名院士和專家相約在秦嶺腳下、丹江河畔,圍繞“保護大秦嶺·助力碳中和”主題,共同研討“兩山”理論在秦嶺腹地的實現路徑,共同探索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機制。
鄭光照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對與會嘉賓云集商洛,共商生態文明建設之大計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說,近年來,商洛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定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積極與中國工程院、林科院、氣科院、科學院地理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科研院所開展交流合作,探索“兩山”理論實現路徑,推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推進“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工程”商洛試點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綠色是商洛的底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商洛永恒不變的主題。商洛將以此活動為契機,洗耳恭聽真知灼見,潛心吸收意見建議,用心落實良方實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躍上新臺階,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商洛力量。
李肇娥在講話中指出,希望商洛市有關單位加強與相關省級學會的溝通聯系,充分發揮論壇作用,把商洛建成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科研實踐基地,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撐和區域示范。省科協將進一步發揮開放性、樞紐型、平臺型組織的優勢,聚焦商洛特色主導產業發展中的科技需求,常態化為商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
活動現場,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向我市頒授“國家氣象衛星遙感應用示范市”牌匾,省科協為商南縣沁園春茶葉有限公司頒授“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牌匾。“陜西商洛秦嶺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創新聯盟理事機構”成功揭牌,秦嶺生態監測研究網絡專家學術委員會宣布成立,并聘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翟盤茂等6位專家為秦嶺生態監測研究網絡專家學術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