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璩宏偉 張溢)今年以來,我市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加強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監督檢查,嚴肅整治損害群眾利益的民生領域問題,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地落實。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都是保就業。針對疫情對企業復工復產和群眾就業造成的影響,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地方黨委政府落實各項政策,切實保就業、保民生。商南縣紀委緊盯保居民就業政策措施落實,督促縣人社部門開展網絡招聘27期、發布崗位信息5.7萬條,率先開展“點對點”包車一站式服務,包車85趟次助力1553人安全返崗就業,先后發放轉移就業交通補貼14069人632萬多元,增設公益性崗位3308個。
針對疫情對群眾出行造成的不便,洛南縣紀委監委及時督促社保部門在全縣40個移民搬遷點設立政策咨詢點,集中開展社保政策宣傳,把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積極協調財政部門為12978名未脫貧群眾和低保戶每人代繳養老金50元,全縣18407名60歲以上貧困群眾按時領取了養老金。丹鳳縣建立完善臨時救助主動發現機制,建立發現與救助困難群眾的“綠色通道”。截至6月22日,已撥付鎮辦“救急難”儲備金154萬元,共實施臨時救助3662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71.6萬元。
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是落實“六穩”“六保”的攔路虎、絆腳石。紀檢監察機關針對各類財政補助補貼資金在管理、發放、使用等環節強化監督,嚴查跑冒滴漏、虛報冒領等違紀違規行為。商州區紀委監委組建3個監督檢查組,圍繞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開展情況等重點先后明察暗訪5輪次,單位71個,督促整改問題36條,對5名“一把手”實施約談。市紀委監委駐市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督促被監督單位切實履行行政執法職能,先后查處涉及哄抬物價、購銷假冒偽劣防護用品等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案件26件。鎮安縣紀委監委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21件,處理干部197人。
統計顯示,今年前6個月全市共查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578件806人,黨紀政務處分430人,移送司法機關9人。